
形容说话的成语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成语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形容说话的成语,欢迎大家分享。
形容说话的成语1[牙白口清] 形容说话清楚。
[口出大言] 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说一不二] 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涩于言论] 形容说话迟钝。
[一长一短] 形容说话絮叨。
[水泄不漏] 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
[口干舌燥] 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巴巴结结] ①勉强,凑合。②勤恳;辛劳。③形容说话不流利。
[吞吞吐吐] 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嗫嗫嚅嚅] 犹吞吞吐吐。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口吐珠玑] 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下阪走丸] 阪:斜坡;丸:弹丸。在斜坡上往下滚弹丸。形容说话敏捷流利。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形容说话夸大之极。
[一字一板]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轻言轻语] 形容说话声音极轻微。
[头头是道] 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非常有条理。
[分风劈流] 形容说话干脆而有力量。
[尺水丈波] 形容说话夸张,不实在。
[一尺水十丈波] 形容说话夸张,不实在。
[寻风捉影] 形容说话做事毫无依据。
[有的放矢] 的: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对准靶子。形容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井井有条] 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夸夸其谈]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夸夸而谈]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娇声娇气] 形容说话娇滴滴的声气。
[颠三倒四] 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井然有条] 犹言井井有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有天没日] 形容说话毫无畏惧和顾忌。
[巴三览四] 形容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口角生风] 形容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拖泥带水] 形容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破绽百出] 形容说话做事漏洞非常多。
[一箭上垛] 形容说话做事一次就成功。
[刺刺不休] 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言简意赅] 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急不择言] 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唇焦口燥] 焦:干。形容说话非常多而口唇干燥。
[唇焦舌敝] 焦:干;敝:破。嘴唇干,舌头破。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金舌弊口] 金舌:用金子做舌头;弊:破。用金做的`舌头,说破了嘴。形容说话非常多,枉费口舌。
[一诺千金]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形容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守口如瓶] 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数黄道黑] 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有声有色] 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明白了当] 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滚瓜流水] 形容说话极其熟练、流利。
[东扯西拉] 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
[数东瓜,道茄子] 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油嘴滑舌] 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形容说话的成语2[呢喃细语] ní nán xì yǔ
形容非常小声的说话。
[喃喃细语] nán nán xì yǔ
形容很小声的说话。
[低声细语] dī shēng xì yǔ
形容小声说话。
[切切私语] qiè qiè sī yǔ
指私下小声说话。
[窃窃私议] qiè qiè sī yì
背地里小声地议论着。
[窃窃私语] qiè qiè sī yǔ
背地里小声说话。
[喃喃自语] nán nán zì yǔ
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交头接耳] jiāo tóu jiē ěr
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的交谈。
形容说话的`成语3异口同声[yì kǒu tóng shēng]
【解释】: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出自】:《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示例】:众人~地叫着:“罚!罚!”
◎巴金《家》十三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异口同声造句
1、“全世界的科学家已明确发表意见,异口同声”他说。
2、当他走进城时,所有人都来迎接他,他们异口同声呼唤他。
3、不幸的是,全球性的政治共同体是一条漫长的路,在任何事情上异口同声,连气候变化也不例外。
4、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同意。
5、老师们异口同声地称赞他。
6、当然,一年中有364天我们可能都在假装相爱,但是在情人节这一天,全世界都会异口同声地说:爱就在那。
7、就在这时,一位穿红色短裤,轮廓分明的金发女子从中间过道中冲刺而来将大锤投掷在屏幕上,粉碎那个异口同声的错觉。
8、“我想要买你的驴子,”两人异口同声说。
9、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的.说这是一个聪明的计划。
10、虽然我们来自基里巴斯、印度、澳大利亚、美国等不同国家,但我们对于国家领导的期望却异口同声。
11、世界陷入出奇复杂的减排谈判困境之中,环保组织和政府异口同声地高呼,我们只有几年的时间来避免大灾难。
12、“是烟雾探查器,”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13、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星期一!”
14、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有许多不可预知因素影响相互获得真正爱情。
1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对于这次射杀异口同声的欢呼代表美国人在这类事情上的一项重要转变。
16、美国政府异口同声地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正是其贸易优势带来的结果。
17、他们异口同声说他们只是被一般的从业人员评估,而且那些人误解他们的回答。
18、我们小组异口同声地拒绝这个提议。
19、那里对她是异口同声的赞扬。 ……此处隐藏9974个字……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玩弄词藻】:以经常虚伪地使用华丽词语为标志的言语行为。
【心不应口】: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指为人虚伪。
【心口不一】: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惺惺作态】:惺惺:虚伪的样子。故意做出一种姿态。形容虚伪不老实。
【虚心冷气】:虚:虚假;冷:不热情。心虚胆怯、低三下四的样子。也指虚伪做作,假装殷勤。
【言无粉饰】:粉饰:装饰表面。说出的话没有虚伪掩饰的地方。形容说话直言不讳。
形容说话的成语14颠三倒四
读音: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胡说八道 [hú shuō bā dào]
基本释义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贬义
出 处
宋·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例 句
1. 我母亲也怕起来,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
胡言乱语
读音:hú yán luàn yǔ
释义: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风言疯语
读音:fēng yán fēng yǔ
释义:指说话没有可信度,没有逻辑。
语无伦次
读音:yǔ wú lún cì
释义:伦次:条理。 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形容说话的成语151、【显而易见】解释:形容做的事情或说的话非常的有道理,非常的明显,极容易看清楚事实的真相。
2、【义正辞约】解释: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亦作“辞顺理正”。
3、【文以载道】解释: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4、【通元识微】解释: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
5、【颠扑不磨】解释: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同“颠扑不破”。
6、【言之有礼】解释:说的话有道理。
7、【攧扑不破】解释: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
8、【词严义正】解释: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9、【入情入理】解释:入: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
10、【至德要道】解释: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11、【析精剖微】解释:指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
12、【言之成理】解释: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13、【怡然理顺】解释:怡然:快乐的样子。使人心悦又能把道理阐述得很清楚。
14、【名正理顺】解释:指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15、【一理贯之】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16、【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解释:指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
17、【义正词严】解释: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18、【词强理直】解释:言词有力,道理正当充分。
19、【衡情酌理】解释:估量情况,斟酌道理。
20、【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解释: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
21、【名正言顺】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22、【一贯万机】解释:贯:贯穿。把一种道理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
23、【孕大含深】解释:孕:包涵。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
24、【盗亦有道】解释: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25、【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解释: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26、【通幽洞微】解释:通晓、洞察细微而幽深的道理。
27、【妙言要道】解释: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28、【入理切情】解释:指合乎道理,切合实情。
29、【贯穿融会】解释: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同“贯通融会”。
30、【不言而喻】解释: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31、【毋庸置议】解释:毋:无:毋庸:不必,无须;置议:进行讨论。不需要讨论。指事实或道理很清楚。
32、【神会心融】解释: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33、【彰明昭着】解释:犹彰明较着。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
34、【公道大明】解释:公道:公正的原则道理,即正义。公正的道理得到发扬。比喻正义得到伸张。
35、【理正词直】解释: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36、【言之有理】解释:说的话有道理。
37、【微言大义】解释: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38、【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解释: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39、【至理名言】解释: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40、【词言义正】解释: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41、【阐幽明微】解释: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42、【词严义密】解释: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43、【不言而谕】解释: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44、【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解释:持:持论,立论;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话有道理。
45、【辞顺理正】解释: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
46、【取譬引喻】解释:打比方,作譬喻,用以说明道理。
47、【贯通融会】解释: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48、【辞严义正】解释: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49、【冰释理顺】解释:释:消化;顺:通顺。冰层消融,理路通顺。比喻疑问都解开了,道理也讲通了。
50、【醍醐灌顶】解释: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非常有道理的话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