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集】乌塔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乌塔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乌塔读后感1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字叫《乌塔》,主人公是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她令我非常敬佩。
《乌塔》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描写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体现了这个少年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识很强的优点,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生动、通俗易懂。字里行间表现了乌塔独立自主意识和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我读到“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的时候,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乌塔这么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独自游览欧洲,让我体会到了乌塔做事非常细致,把事情全部考虑周全之后,然后大胆去做,令我非常敬佩。
我在家里爸爸妈妈都非常宠爱我,别说是出国了,就连到我家附近的广场上去玩,爸爸妈妈也不让,而乌塔却是一个人独自出国旅行,又自己挣旅费。我们中国孩子的爸爸妈妈是特别宠爱我们,不让我们独自一人出游。而乌塔的.爸爸妈妈也非常爱乌塔,但是他们让乌塔独自一人出国旅行,为的就是锻炼乌塔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我国的孩子没有这种勇气和胆量,而且父母也不会给孩子这样的机会。读完本文,我掩卷沉思:孩子要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一方面要靠孩子在实践中锻炼,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
《乌塔》这篇课文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作为一个中国少年,我一定要学习做一个像乌塔这样独立的少年,将来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乌塔读后感2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文中的小女孩乌塔自立自强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她为了这次旅行准备了整整3年的时间,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而且还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可我平时做事很少有计划,常常出现事到跟前手忙脚乱、晕头转向的情况。有一次,一时冲动,定了一个周末作业计划。上午一出家门,就忘到了脑后,在外面疯玩到天黑。第二天从早晨忙到天黑,才完成了两天的作业。我和乌塔比起来的差距何止千里,简直就是天上地下了。
乌塔还靠自己的力量挣去欧洲的旅游费用,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我可是做不到的!我现在的买学习用品的钱都是向爸爸妈妈要的,自己连一分钱也没挣过。平时的零食钱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过年过节赏的,花起来也从没有计划。大方的时候,全拿出来;小气的时候,数了一遍又一遍,到最后还是想办法让爸妈掏钱。
乌塔在远行的时候,生活上的事从来没依赖过任何人,都是自己做。我可不行,我的.衣服、袜子……都是爸爸、妈妈给我洗。今后我也要向乌塔学习自己的事自己做。我还要帮爸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
乌塔身上有很多我要学习的地方,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慢慢锻炼自己,像乌塔一样做一个自强、自立的孩子。
乌塔读后感3前不久,我学习了一篇叫《乌塔》的课文,《乌塔》读有感作文。读了课文,我深受感动,一位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居然独自一人游历欧洲,这真让人不敢相信啊!
这篇课文讲叙了作者在罗马认识了一位德国的小姑娘乌塔,得知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时,作者感到惊奇又佩服的事,我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从小就要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要光是从书本上学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这是乌塔说的话。我想是啊,父母爱孩子,也应该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单独出门锻炼,锻炼他们自立的本领,不要只是单方面的呵护,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去爱孩子,不要束缚孩子的思想和行动。
而我们中国孩子呢?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爸爸妈妈疼爱,读后感《《乌塔》读有感作文》。许多家长不让孩子出去锻炼,只是认为在家里学习成绩好就行,什么家务活都不让孩子们做,现在不是有许多同学不会做家务事吗?有的家长还担心孩子,上学放学都来接孩子。这样不仅不能养成孩子自立,还容易养成依赖性。
在课文中,我还知道了乌塔,为了这次旅游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准备,她阅读了许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还自己学会挣钱,还用自己所挣回的钱给爸爸妈妈买礼物。
我又想起了我自己,平时别说什么挣钱了,就连车费、零花钱都是家长给的,而且我也从来没有想到独自一人旅游,比一比,才知道自己的差距,从乌塔的故事中,我深受启发:从小要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要从实践生活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还想对那些还在继续“疼爱”孩子的家长们说一声:“不要束缚了你们孩子的手脚,让他们放开翅膀飞翔吧!”
乌塔读后感4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说的是德国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游历欧洲的事情,让我感受很多。
乌塔只不过是一个14随的小姑娘,就有胆量独自一人游历整个欧洲,乌塔的家人,居然有如此魄力,放心一个小女孩独自外出。从这可以看出,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是很强的,乌塔的父母也是非常注重培养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的。
反观我自己,一个14岁的大男孩了,连独自出远门的经历都没有,而我的父母,也万万不放心我独自出远门的。
通过这一对比,我和乌塔、我父母和乌塔父母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我父母和乌塔父母恰恰相反,父母对我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事无巨细的干涉,所有事情都要过问,任何事情都要帮我做——除了学习,还从来不让我一个人出远门。
他们这样对我的原因,无非就是溺爱,怕我受到伤害。但是我想说,爸爸妈妈,你们对我的这种溺爱过头了,你们的过于溺爱、对我的过于干涉,让我失去了自主意识,缺少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慢慢地让我变得懒惰。
你们要知道,雏鸟在学会飞行前经历了无数次摔下、小树在成长时经历了无数次风雨的打击,阳台上的花盆里是长不出参天大树、鸟笼里的金丝雀飞不到蔚蓝的天空,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只能插在花瓶里工人欣赏,是经不住风吹雨打的。
亲爱的家长,我明白你们对孩子的关爱,可是,如果您爱孩子,就让我们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放开束缚我们的双手,让我们在蔚蓝的天空自由的翱翔吧!
乌塔读后感5课文《乌塔》讲了一个小女孩14岁就独自一人游历了欧洲,这是多么了不起啊!不管来到哪一个国家,都不忘自己的爸爸妈妈,买礼物送给他们,这又是多么孝顺啊!而去欧洲时,有一半是自己挣的,这又是一个多么独立的女孩啊!她为了这次旅行准备了整整3年的时间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而且还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我认为爱孩子就应该让他们独立,现在中国的孩子属于小公主、小皇帝,但却整天赖在父母身边。少有几个想独立的,又被家长困禁在那狭小的空间,没有那一片自由的天 ……此处隐藏2912个字……了几岁,但在人家环游亚洲时,我可能正在跟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造成这种结果也是因为父母的原因,相信许多父母都十分溺爱孩子,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让孩子变成了家里的“小姐”“少爷”“俗话说:“温室里的小树是长不高的,笼子里的小鸟是长不大的。我们就是小鸟,父母的溺爱成了我们的牢笼,我们渴望父母不再溺爱,让牢笼打开,努力飞翔,慢慢变成独立的孩子,成为下一个乌塔!
父母们,请打开你们的“牢笼”,让“小鸟”飞翔吧!
乌塔读后感12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乌塔》。读完这篇课文,我深受启发。
这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在罗马游玩时,恰巧,碰见了一个独自游历欧洲的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她为了准备这次旅行,花费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再给家里寄张明信片或打个电话。作者对她的做法很吃惊,说:“在中国,孩子们都是家里的宝贝,家长不会让他们独自出远门。”乌塔反驳道:“我也是家里的宝贝……你的话不合逻辑。”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乌塔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识。
读完之后,我进入了沉思,我想到了现在的小孩,我们在家几乎大多数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或者是“小公主”,各个家庭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是万般呵护,让孩子事事都依赖父母,生怕出了什么事。这样家长殊不知地就把儿女“扼杀”在摇篮里,埋葬在电脑游戏和漫画书里面。
像我,爸爸每天都要接送,进校门之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我虽口中唯唯连声,心里却嫌他罗嗦。好像同学们都是这样,每天上学和放学时,校园门口的交通总会被堵塞。有句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确,在温室里成长的'花朵经不起风吹日晒,不会成长。而经历过风雨的幼苗才能成为苍天大树。
我了解到现在有些大学生竟然连简单的洗衣做饭都不会,还需要家长来照顾衣食起居,那么国家培养这些不会自理、自主、自强的大学生来有什么用呢?还指望着他们成为有用之才吗?
从现在开始,不仅是我,大家都应该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
乌塔读后感13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在父母的支持下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
当我读到“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她很自然地问答道。”使我感到她很可爱,善于交朋友,很热情,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而中国小孩恰恰相反,不要说见到陌生人,就是见到自己的亲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招呼,让人觉得中国小孩很不礼貌。我还感受到乌塔的独立性很强,居然敢独自一人游欧洲,并把这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读到这里使我想起一件事,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当我独自一人下太白岩时,爸爸总是不放心,在小路旁看了又看,并且让哥哥在山下接我。哎,不就是下个太白岩嘛!爸爸就那么放心不下,假如我也去游历欧洲,那爸爸妈妈不知有多担心。然而外国的父母总是把锻炼儿女的'独立性放在第一位,给他们学习独立生活的机会,真令人羡慕。
我还从“她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个周末去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陪小孩玩”读出了乌塔很细心,也很了不起。说她细心,是因为乌塔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看了许多关于这些国家的书籍,每个细节都想得很周到。说她了不起,是因为她自已挣钱游欧洲,想想看游历欧洲需要那么多钱,她却要自己辛辛苦苦地挣,真是个了不起的小女孩儿!
读完《乌塔》这篇文章后,使我十分羡慕乌塔,羡慕她独自一人游欧洲多自在呀!而我——中国小孩就连独自一人游重庆、北京都没有想过,更别说欧洲了,就是想过父母也只会说让你扫兴的两个字,那就是“不行。”我多么希望中国的家长也能像外国家长一样锻炼我们的独立性。文会删除所有投稿!
乌塔读后感14乌塔这篇课文使我有了深刻的感触:这是一位14岁小姑娘独自去欧洲,令我感到佩服。
其中一处让我感到印象很深刻,也让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她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的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从这里能看出乌塔是个生存能力强,有责任感、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孩子。
这使我想起了我们中国的孩子比外国的孩子柔弱,在家里是个十足的“小皇帝”、“小公主”。遇到一点挫折,就打电话给父母,向她们倾诉自己的痛苦,让父母帮我们解决。而父母在家里很着急,连忙跟班主任说女儿、儿子在学校里怎么被欺负。寄宿生虽然在学校里两个星期的时候,才可以回一次家,爸爸妈妈就把好吃的饭菜放在微波炉里蒸,只要我们喊一声我肚子饿了,他们就迅速把饭菜端上桌来,供我们享用。吃完饭后,把碗筷往桌上一扔,就跑的无影无踪了。返校时,孩子咕咚咕咚跑到车上,以下的事就不管了。父母则在后面帮我们整理东西,回到学校,什么东西丢了马上打电话埋怨他们:怎么把我的.东西忘拿了。他们马赶过来给我们拿东西,又赶回去了。这就说明了中国的孩子被父母娇生惯养的例子。
而国外的孩子摔倒了,父母看见了,不去扶他们,是想让他们从哪摔倒就从哪站起来。外国的孩子上学去,就到银行付贷款,到了有能力赚钱,再一一还清。他们从不乱花父母一分钱,因为他们知道这是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我吧!我们不要在你们的逆爱中成长。
乌塔读后感15今天,我读了《乌塔》一篇课文。认识了一位细心、自食其力的小女孩。读完这篇课文后我受益匪浅。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汪晓洁在罗马认识了一个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十四岁的德国女孩——乌塔。她为了准备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时间做充分的准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自力更生的细心的小女孩。
当我读到“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陪小孩玩。”这段话时,我不禁被乌塔的独立打动了。顿时,我感悟到:乌塔真是一个细心的小女孩呀,她出去旅游竟然可以自己挣旅费,他就算是用的爸爸妈妈的钱去旅游的,但她也是自己出远门的呀,这全部都是我们中国孩子所做不到的。比起乌塔来看,我们中国孩子实在是太细皮嫩肉了。因为我们中国孩子在家里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觉得,中国孩子应该好好反省一下,深刻的想一想:为什么别的国家的孩子能自己挣钱,而我们却不能?!”
对比乌塔,想想我自己,我不禁感到羞愧。记得那是一个周末的晚上,我正在悠闲地看电视,妈妈让我去超市买东西,我心里暗自想:这黑灯瞎火的晚上,你怎么不去呀!?可是我又不能反驳,所以我只好拿着妈妈给的一笔“巨款”去超市了。然而,当我走到那条既偏僻又很少有灯的小路上时,我害怕的程度就像是马上就要上刀山下火海了一样。每当我看到路旁的.大树在微弱的灯光的照耀下,像一个张牙舞爪的妖怪时,我就心惊肉跳、毛骨悚然、惶恐不安……要是换做乌塔,她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去超市,而且还是不带一点恐惧的,比起乌塔来看,我真是太懦弱了。
读完《乌塔》后,我决定以后要做一个自食其力、做事有条理、计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的小女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