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摆渡人》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如果我真的存在,只是因为你需要我。
——题记
我们都是伟大的宇宙中的一粒半径不超过微米的尘埃,在日月的轮回中追赶着远方,不知下一秒会发生些什么,亦不知会遇见谁。
命运是个顽强的老头,放下一个个路障,望着我们跌倒,再给了我们一记重击之后,却显得那么无辜。
《摆渡人》中,迪伦遇到了她的摆渡人———崔斯坦,一个有血有肉的荒原中的人,也存在于乔纳斯等人的荒原中,除却一颗自由的内心,他甚至连步伐都控制不了。常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作者对话”,可我并不知道克莱尔的想法。反而,我会不由自主地相信周围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心中的荒原,而谁,会是我灵魂的摆渡人?
如果说生命是一片荒原,那我们这一生都在寻找荒原和故地的交界。在那里遇见离去的故人或是旧物。像往常一样地生活,活在另一个国度中,充满曾经失去的美好,像行尸走肉一样,我更喜欢现实。
迪伦最后做到了,满怀勇气和毅力,所以她找到了幸福。并不是荒原之后碰见萨利,而是重新回到了人间,现实中的温暖更容易使人屈服。在克服魔鬼和荆棘之后,失而复得的温暖更叫人珍惜。
我不知道谁是我的.摆渡人,但至少他存在于我心中的荒原,臆想崔斯坦的温暖帅气,又或胜于他。将《摆渡人》理解为在荒原中寻求交界或是从荒原重返人间似乎都不为过,除却荒原,梦想就是那颗闪亮的光球,它保护我们远离魔鬼的折磨和如梗在喉的痛苦,引导我们走向我们最终的归属,而在现实中,那些成功的人,或就是超越维度的引力的挣脱者,沐浴在阳光下,享受着和煦和自由。
终此一世,寻觅他。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2书中讲述了一个15岁女孩儿迪伦在去看望自己多年未见的父亲的途中发生事故遭罪不幸。她的灵魂需要穿过荒原才能到达所谓的天堂的地方,途中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保护她免遭恶魔毒手,迪伦不同于其他被保护者,她即使自己身处险境依然对世界充满好奇,富有同情心,两人在荒原相伴同行的故事是本书中最温暖的部分,相伴相知相恋,所有的情愫都凝固在美好的瞬间,但最终迪伦到了天堂,崔斯坦继续他保护下一个被摆渡人的任务。
迪伦虽然到了天堂,但是没有了爱人的陪伴,在她看来再美的天堂也是一座荒芜的废墟,她为了爱情,愿意付出灵魂和生命的双重代价,即使粉身碎骨灰飞烟灭也在所不惜。可以说,初走荒原,崔斯坦是她灵魂的摆渡人,但是返回荒原以后她自己成为了自己的摆渡人,心里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了无所畏惧的胆量,最终摆渡了崔斯坦,为了爱情去尝试看似不可能成功的事,终于爱带来了奇迹!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
其实,这个神秘的灵魂摆渡人可以说是自我投射,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明了自己的摆渡人来引领自己,摆渡人引领的`是人的灵魂,但是指引摆渡人的却是自己。所以真正的灵魂摆渡人就是自己,只有你有了坚定的信念,勇气和毅力,才可以得到自己真正的救赎!
人生就是一条不知深浅的长河,我们要做自己人生的摆渡人,不畏困难,坚定信念,才能抵达美好的彼岸!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3不要忽略人生中每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时刻,那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在向你告密。
——题记
首次接触到这本书,是被它新奇的名字和朋友对它的介绍吸引,而它也真的没有让我失望,仅是看完序幕,便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至此爱不释手。虽然全书的基调是奇遇、魔幻,但它真的是本很棒的作品,带来的不仅是感动和温情,还有坚韧和勇气。
在这本书里,作者克莱儿·麦克福尔从少男少女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细腻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勇敢地踏上一列火车去寻找生父,不料突然发生交通事故,当她爬出失事残骸时,却发现世界已经变成一片荒原,而幸存者好像只有她一个,神秘男孩的出现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走向无边的荒原,当她逐渐明白自己才是唯一的遇难者之后,迪伦并没有悲观颓废,而是跟随上帝派给她的摆渡人崔斯坦,越过一片片荒原、一座座高山、沼泽地恶水湖......还要面对随时而至的恶魔群起而攻,稍有不慎就会魂飞魄散,然而每次惊险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也都是有温情,有坚韧,有希望的。
不过令我感动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当迪伦终于到达灵魂的天堂之后,为了爱,她竟走出多少冤魂梦寐的天堂重返荒原,哪怕前方的路危险不可知,她还是打开了通往荒原的大门,从柔弱到坚强,从被摆渡到反摆渡,并最终带领崔斯坦重返人间。她的这份勇气是真正让我感动和钦佩的'地方,也让我在看的过程中,心一直被故事的情节牵动着,不敢错过一个字,甚至不敢也不忍翻到书的最后一页看结局如何,很久都没有看到这样的一本书了,它正如书的背面所介绍的那样“这是一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
在合上这本书后,脑海中仍不时闪现书中的各种人物:勇敢女孩迪伦,摆渡人崔斯坦,不愿杀人的纳粹士兵乔纳斯,等待丈夫到来的老人伊莱扎......。有魅力的文字是有灵魂的,但也是朴实、深刻的,它能让人无论经历多少起伏,看到多少人情冷暖,都能在喧嚣落幕、曲终人散时心中浮现感动。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4《摆渡人》是由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所著。讲述关于爱与救赎的故事。迪伦是一位单亲女孩,在第一次看望父亲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等她苏醒时,发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荒原。在这里她遇见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在崔斯坦的保护与指引下,她成功穿过危险重重的荒野,来到天堂的彼岸。“情到深处难自禁,又岂会九死一生去寻他。”迪伦在没有崔斯坦的“家”中决定,再次进入荒野,成为崔斯坦的摆渡人,逆行返回起点,引导崔斯坦打破荒野的禁锢,最终他们在人世相遇,完成救赎。
崔斯坦摆渡过无数的灵魂,从刚开始的热情,到后来的麻木。这可能是一种惩罚,在无数的灵魂中,沉沦在那片荒原中,封闭所有感情,成为一个没有救赎的孤独灵魂。迪伦的出现,就像甘霖湿润着崔斯坦心中的荒原。她的天真、浪漫,以及坚强,让崔斯坦恋爱了。崔斯坦摆渡迪伦逃离荒原,进入彼岸。迪伦摆渡崔斯坦脱离心中的苦海,进入人世。“我的存在,是因为你的需要。”这不就是他们的爱情,互为摆渡人。
《摆渡人》是一部让人明白何为摆渡人的.故事,它没有那种大气磅礴的故事情节,没有精致优美的文字,很平淡地讲述关于爱的故事。感觉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一种新的感悟,小说所展现的人性之美,爱情、勇敢、信念无不洗涤着读者的灵魂,也让读者明白在面对生死存亡、灵魂的灰飞烟灭的艰难时刻,该如何踏出自己的脚步才不会让自己抱憾终身。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 ……此处隐藏7363个字……最后“我在这里”真的暖到我了~~单身狗哭瞎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即时我不知道后面是什么,但为了你,我都愿意试一试,即时意味着灰飞烟灭,但如果没有你,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好啦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摆渡人?然后幸福的在一起。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3一、当我们失去目标,或者面对困境,总希望有人引导自己,帮助自己,把他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当这个人消失时,我们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我们或许会变得更加坚强,又或许是因为我们变得破罐破摔而变得无所谓害怕不害怕。既然苦难无法改变,那就迎接好了,最坏不过被毁灭。当我们知道了内心的需求,恶魔的拉扯撕咬又算的了什么,目标坚定,心中有爱,就是地狱也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二、我们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我们所感受到的环境就是怎么样。迪伦心情好,就艳阳高照,迪伦心情不好,就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心情好,看什么都舒服,哪怕是下雨天,你也觉得这滴滴答答的雨声是悦耳的旋律;心情不好,就是冬日阳光也温暖不了你。无法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的心情。
三、再一种环境中呆的太久,就会习惯成依赖。崔斯坦认定自己是一个灵魂摆渡人,自己的.工作就是护送一个又一个的灵魂,周而复始,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摆脱这种生活。当迪伦鼓励他往回走时,他甚至认为自己没法回走,认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腿,认为自己会遭受雷罚。可当他踏出第一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有时候我们需要克服的,就是自己内心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恐惧。只要踏出第一步,然后坚定的走下去,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四、摆渡人,漫漫生命长河中,渡的,其实是自己的灵魂。崔斯坦在渡迪伦的过程中,被迪伦当作一个人,当作一个灵魂,被迪伦所爱,他有了身为人才有的感觉,而返程中,是迪伦带着崔斯坦,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带领他来到人间成为真正的人,而迪伦自己也得到重生——渡人,就是渡己!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4书看完3天了才来写书评。记得刚看到50多页时,看评论说不太好就差点要放弃,还好坚持看下来了。
一开始挺懵的,想着应该是关于人的成长,后来才知道是关于死后的灵魂,但读起来竟然没有一丝的害怕,可能因为被女主迪伦一点也不害怕。
感触最深的是爱情,爱是唯一支撑他们来回穿过荒原并活下来的动力,尽管在别人眼中有那么多的不可能,最后,当躺在担架上的迪伦看到坐在草地上的'崔斯坦那一幕,我竟然感动到不行。
当然,还有信念,若你铁了心的要去做一件事,除了上帝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所有的阻碍也会为你让路,有些事不是你做不到,是你根本没想做到。
有些为迪伦的父母难过的,迪伦的眼中只有对崔斯坦的爱,至始至终都不是为了她的家人,甚至若没有崔斯坦她宁愿就这样死去也不愿意再穿越回来,回到父母身边,或许青春期的孩子都这样吧,想逃离一切,离父母越远越好。
有时候就想整本书,迪伦就像做了一个梦,梦见死亡,梦见穿过荒原进入天堂,又为了爱情重新穿越回来,而这个梦让她成长,让她更乐观坚强,最大的收获是崔斯坦,是美好的爱情。我想当迪伦再次回到家,回到学校,眼神中透露的除了幸福,还有另外四个字,无所畏惧。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5摆渡人崔斯坦在向15岁的女孩迪伦介绍自己时说,“我是摆渡人,我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我告诉他们真相,然后把他们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
摆渡人,这是一本关于爱的书。
15岁女孩迪伦在去看望多年未见的父亲的路上,火车发生事故。“迪伦,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你是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为此,早早等候在发生事故附近山坡上的摆渡人崔斯坦带领她的灵魂穿过荒原,到达一个崔斯坦也没有去过的地方,灵魂们称之为“家”。
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荒原”,在人生活的世界到“家”之间,有一段荒原,“荒原,它位于两个世界的中间,你必须要穿过它。每个人都要穿过他们自己的荒原。在这个地方发现你已经死去的真相,然后无可奈何地接受。”行走其间,食腐者、恶鬼会拼命抓住穿越路上的孤魂。至于荒原是什么样子,完全由灵魂的心情决定,灵魂心情愉悦,荒原的天气就艳阳高照,心情很down,天色就会多云而阴沉。“你的身体是你心像的投射。这片荒原也是一样的。当你从隧道出来的时候,你估摸着这几离阿伯丁还有一半路——身处高原的某个地方,一个偏僻、多山、荒凉的地方——所以荒原也就成了这个样子。你不喜欢锻炼,所以只要一走路,你的心情就糟透了。这个地方反映了你的所思所感。当你生气的时候,这里就阴云密布,狂风大作……一片漆黑。你的心里越阴郁,夜晚也就越黑暗。”
如果,世界真的是神造的。如果,小说里关于世界维度的布局是真的。谁又能确定,此时此刻,此地此处,不是荒原呢。我们懵懵懂懂地来到这个世界,懵懵懂懂的行走、成长,至于要到哪里去,谁也说不清楚。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挫折,谁又能确定不是食腐者、恶鬼在作恶呢。一些人夭折、英年早逝,谁知道他们是不是被食腐者、恶鬼拉入了水底呢。我们对世界有不同的看法,悲观、乐观,谁又能确定是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性格造成的。
如何能顺利地、心情愉悦的走过荒原,惟有爱的支撑。所以,灵魂的摆渡者,就是爱。和彼此相爱的人一起,走过寒来暑往,迎接旭日阴云,荒原也没有那么可怕了,甚至走到世界尽头,竟会舍不得离开荒原。因为,只有在那里,才能和爱人在一起,才能体味到彼此支撑、彼此眷恋,才能时时刻刻看到对方。在那个所谓“家”的地方,你想要的任何都会有,唯独没有爱人,于是你决定重新回到荒原,寻找自己的摆渡人,也就是爱人。
在那个所谓的家的地方,很多人悠然自得地生活在那里。例如,二战期间被上司枪毙的士兵乔纳斯——“我活着的时候总是想买辆车”,于是他在自己的“家乡”斯图加特,开车、修车,“现在我可以买得起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尽管我觉得不管我对它做什么它都会跑起来,但我还是喜欢假装这一切跟我有关系。我从荒原穿过来看到它的时候简直太激动了……”在乔纳斯走过荒原的时候,很平淡,十八岁就被枪毙了,他还没来得及体验爱情,于是车是他的最爱。我猜想,乔纳斯在荒原行走的时候,应该很无聊吧。在荒原上的一生,应该是寡淡的。还有,伊莱扎,那个告诉迪伦关于回去的秘密的、“在这里已经很久”的人,她每天坐在一把老式木摇椅上轻轻摇晃着,等待着,“我知道用不了多久丈夫就能来陪伴我了。”可是,谁知道呢,谁知道她的丈夫在穿越荒原时会不会发生意外,谁知道她的丈夫在抵达“家”的时候,会不会选择来见她。她“在这里已经很久了”,也许,上面所说的那些“谁知道”已经发生了。然而,她就是那么等待着,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去找自己的爱人。因为,她怕,她问迪伦的话,就证明了一切——“你宁愿让自己的灵魂灰飞烟灭都要回去?”
所以,“不是这个地方不让他们走,而是这些灵魂自己束缚住了自己。”
迪伦勇敢的迈出了那一步,并最终与崔斯坦重逢在荒原、一起回到了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也许没有“家”美好,却能和爱人生活在一起,那才是“家”。
让我们勇敢爱。面对爱,敞开心扉。面对爱,勇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