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汇总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理解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关系,语文教案-十一 学问和智慧。
2.学习课文语言精练,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观点。
教学难点:语言的精练。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创造学思想录》,懂得了创造性思维就是“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迁就你自己的规则”,其实创造性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学问”为基础的。今天我们学一篇新课文《学问与智慧》。
二、 默读课文,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讨论并归纳:
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2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问曾都来有智慧。
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第4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十一 学问和智慧》。
第5段: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6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三、 理清文章结构
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解释“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3一6段):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四、 默读课文1一2段,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学问”和“智慧”。
讨论并归纳:
学问:是一种人生必备的工具,是根据人的兴趣日积月累而成的'。
智慧:是一种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五、 第四段“有智慧的书”与“无智慧的书”主要区别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并归纳。
讨论并归纳:
主要区别是一个能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另一个不能得到启示,浪费时间。
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媒体资源:动画课件《动手做做看:生字学习》,视频《动手做做看》(范读),视频《小马过河》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同学们,你们遇到问题是怎么办的?
(生自由发言)板书:动手做做看
2、就课题提问。
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
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身份的不同。
⑵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
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生字新词。
2、找出小朗志万说的话,做上记号。
3、看视频《动手做做看》,听课文范读并正音。
三、学习生字。
1、抽读:
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
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识字游戏:
A、将生字卡片发到守纪律的学生的手,师问:谁是xx。生答:我是xxxx。
B、开火车读。
4、生互相交换识字经验。
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联系学生
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谜语:士兵的心(志)
5、认读新词:
伊琳娜志气问题提问提水浪漫朗读哄骗起哄喝水骗人
6、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朗、喝、骗”字。
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
朗:左边不是良。
提、题:两个是的区别。
此教学过程可结合动画课件《动手做做看:生字学习》辅助进行。
四、学生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认读词语
2、板画“杯子”和“金鱼”,板书:水漫出来了
二、朗读感悟。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做看。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①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的小朋友呢?”
A、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B、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C、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三、学习感悟朗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2、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四、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伊琳娜说些什么?
五、实践活动。
1、看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看后的感受告诉他人。
2、发现他人的过失,有礼貌的指出来。
六、作业布置
搜集科学家的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的生活与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语文教 ……此处隐藏955个字……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学生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语文教案 篇8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识字1
一、教学目标要求:
1、 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这几个生字组成的词,学习两个偏旁。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能把词同图中事物联系起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7个生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卡、幻灯。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发现天气有什么变化吗?看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从这些变化中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
2、咱们北方的秋天与南方有什么不同?
二、指导看图(幻灯)
1、老师以散文的形式介绍水乡的金秋,并指导学生看图:
金秋的水乡烟波袅袅,荷塘边芦苇摇动,荷塘里菱角和莲藕成熟了,一片丰收的景象;夕阳下,一条条归舟中飘来阵阵渔歌;枫叶红了,月亮爬上了半空,月光中小镇亮起了万家灯火。
2、学生读词串并在图中找出相应的物。
三、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1、 根据拼音读准字音。
2、 用铅笔划出本课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3、 反馈指导
(1)齐读生字卡。
(2)指名读生字卡。
(3)出示词卡进行认读,并相机指导读音。
4、再读课文词串。
四、书写指导:
1、 在词卡中找出要学的生字。
2、 分别找出左右结构的字“烟、归、歌、灯”
(1)指名说出在“田”字格中占格的位置。
(2)讲解新部首“火”、“欠”的书写方法,学生书空。
(3)在书中描红。
3、 教师指导书写。
4、 讲评结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看拼音读生字卡。
2、 不加拼音读生字卡。
3、 指名读词卡。
二、指导朗读
1、把这些词放在一起怎么读呢?拿起书先读第一行。
(1) 这是什么地方的'什么季节?在半空中看到了什么?(烟波)
(2) 这一行就是一幅画,想想自己读读。
(3) 指名读,你喜欢金秋的水乡吗?请你读读。
(4) 指导读,边读边在脑子中过电影,想象着画来读,每一个词就是一幅画,把它
们边起来想,你会觉得很美,教师范读。
(5) 指名读。
2、水乡的金秋美丽吗?还有哪美丽呢?自读第二行。
(1)第二行写的是哪美丽?(荷塘)。荷塘里有什么?看一下图,认识菱角、荷花、荷叶、莲蓬、藕。
(2)自己边读边想象第一行一样读一读。
(3)指名读。
(4)齐读。
3、放眼远望,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行。
(1)他看到了什么?(夕阳)这是什么时候?(傍晚)他们满载而归,心情一定很高兴,就唱起了“渔歌”。
(2)多么高兴呀!多么美丽的图画呀,把它们读出来吧!自由读。
(3)指名读。
(4)分组读。
4、第四行写的是什么时间,应当怎样读呢?指名读。
(1) 学生互读互评。
(2) 分组读,大家评议。
(3) 齐读
5、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
6、指点押韵:读的真好听,看看最后一个字,除了“歌”外,韵母都是ang,是押韵的,所以读起来悦耳。
7、教师配乐范读:我是边读边在脑子里过电影了,你们愿和我比一比吗?读得好的我给他也配乐。
8、指名读。
9、全体起立,会背的背,不会背的读。
三、书写生字。
1、 还有哪几个生字没有学?它们是什么结构?
2、 观察字形,在田字格中占格位置,并书空。
3、 重点讲独体字“夕”的写法: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撇短,横撇稍长。
4、 在书中描红。
5、 讲评结束。
课后小结:
识字2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一个新部首,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2、 了解国庆大典欢乐的场面。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卡、幻灯、录像、图片。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们到过我们的首都北京吗?你们看到国庆大典的场面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观看录像
你们看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2就是描写这一场面的。
三、初读课文
1、 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2、 划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 反馈指导。
(1)认读生字卡片。
(2)认读词卡。
(3)读字卡并组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1) 自读课文。
(2) 分组读课文,重在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