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语言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能根据角色表情、动作等图片信息,推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并大胆表述对画面的理解。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牛的成功在于坚持不懈。
3.乐意参与故事的学习,初步萌发做事要坚持到底的信念。
活动准备:
《跳芭蕾舞的牛》的ppt、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引出绘本内容。
1.出示ppt--跳芭蕾舞的图片,引发经验。
师:她们在干什么?那这个舞蹈和我们平时跳的舞有什么不同?她是怎么跳的?(尝试用脚尖来跳芭蕾舞,感受芭蕾舞的特点)芭蕾舞演员的身材怎么样?
2.出示ppt--奶牛图片师:如果一头胖胖的奶牛要跳芭蕾舞,你觉得它可以吗?为什么?
二、共同阅读,理解绘本内容含义。
1.逐页阅读。
第一页(1)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觉得它看的认真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它看的很认真?(引导从眼睛、动作、神态来观察;天黑了它还在看电视、眼睛一直盯着电视。)师:是啊,月亮、星星出来了,已经夜深人静了,可牛还在看芭蕾舞节目,它被芭蕾舞深深的吸引了。
第二页(1)就这样,看着看着牛在干什么了呢?你觉得它跳得认真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牛很认真地学着芭蕾舞,牛练芭蕾舞的事情被谁发现了?小羊和小鸭看到牛在学跳芭蕾舞它们心里会怎么想,有可能会在说什么呢?
第三页(1)农场里的都知道了牛跳芭蕾舞的事,都纷纷嘲笑牛,我们看一下动物们是怎么嘲笑牛的?(幼儿表演)(2)农场的动物们都在纷纷嘲笑牛。小朋友你们觉得牛这时候会放弃吗?
第四页(1)那牛到底有没有放弃跳芭蕾舞呢?
(2)它的伙伴们看到这头牛在跳芭蕾舞,会对这头牛说什么呢?
(3):是啊,牛练芭蕾舞肯定非常辛苦,农场里的动物们嘲笑它,和它朝夕相处的伙伴也不看好它。你觉得这时候牛还会坚持吗?小朋友你们看着这么认真执着的牛,你会嘲笑它吗?那你要对他说什么支持的话?
(4)牛坚持练芭蕾舞的事情被农场主老爷爷看到了,那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来看一看。
2.自主阅读:
幼儿自由观察图片5-8页,并交流、讨论。
师:牛的演出特别成功,人们把鲜花、掌声都送给了牛,其中小鸭和小羊还拍的`特别响呢。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跳芭蕾舞的牛"。
三、组织讨论,完整阅读分享1.讨论、牛的成功经历(牛是怎么成功的?)师:身体这么重,这么胖的牛都能成功学会芭蕾舞,看来我们做事情只要认真、努力,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2.完整欣赏故事。
(1)接下来,让我们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
(2)加深幼儿对主题的理解。
师:你喜欢故事里的这头牛吗?为什么?那你有喜欢却很难做好的是吗?要怎么做才能成功呢?
大班语言教案 篇2一、活动目标。
1、通过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谦让的道理。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活动准备。
食物两个梨子,动画视频,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导语:老师这里有两个梨,如果让你们选择,你会选哪一个,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挑梨子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称叫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结合图片,讲述故事。
(1)教师一边讲述边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前半段内容。
提问:故事中的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他几岁了?他有几个兄弟?他是最小的吗,为什么?
(2)结合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的后半段内容。
提问:家里吃梨的时候,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子?爸爸是怎么问孔融的.,孔融是怎么说的?
提问:爸爸又是怎么问孔融的,孔融又是怎么说的?
提问:爸爸是怎么夸孔融的?(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个好孩子。)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孔融吗,为什么?
小结:孔融能让着哥哥又能让着弟弟他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4、完整观看《孔融让梨》视频。
5、创设情景,情感迁移。
提问:平时你认为谦让的事情有哪些呢?
提问:小妹妹喜欢你的玩具,你会怎么做?
提问:如果你在公交车上,上来了一位小妹妹,又没有座位,你会怎么做?
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一个让梨的故事,懂得了谦让的道理,希望小朋友都能做到像今天这样能够谦让别人,关心别人。如果现在让你把梨送出去,会把梨送给谁?为什么?(幼儿自由说)。那么现在请小朋友们起立,我们一起把梨送给他们吧!(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走出教室。)
附故事:
从前,有一个四岁的男孩子叫孔融,他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大家坐到一起来,哥哥先让孔融挑一个,孔融想了想,到底要挑哪一个梨呢,于是他就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爸爸看见了也觉得奇怪,就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子,又让你先挑,你为什么不拿大的,不拿好的,偏偏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把大的让给哥哥吃。爸爸又问孔融,弟弟比你小,为什么不把最小的留给他呢?孔融又说:我比弟弟大应该把大的让给弟弟吃。爸爸听了特别的高兴,他对孔融说,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孔融四岁时就知道让梨,上面让着哥哥,下面让着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大班语言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区别比较动物的轻重,理解动物之间的重量关系。
2、能用语言完整表述结果,初步会推出相互比较的结果。
3、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件。
2、《幼儿画册》、笔
教学重点与难点:
比较轻重理解重量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观察法 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出示四种动物的图片,提出问题:有一天,小猫、小狗和胖猪他们碰到了一起,他们想玩跷跷板的游戏,可 ……此处隐藏2419个字……什么?
(2)表扬认真观看同伴表演的幼儿。
教学反思:
教师指导:在这一阶段,教师在为幼儿提供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多种类材料后,就以观察者的身份给予幼儿极大的.自由度,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协商磨合而不是催促,鼓励与支持幼儿按自己的兴趣与意愿决定游戏的内容。
评析:在游戏的最初阶段,教师除了提供时间,空间和基本材料外,应尽可能地少干预。丰富适宜的材料能使幼儿自觉、主动地选择游戏内容,在活动教师似乎只是观察者,其实她为幼儿所提供的材料、心理上的支持已经是一种隐性的指导,促进着活动的发展。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
大班语言教案 篇7一、设计构思:
1.教材简解: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春天对于幼儿来说,比较熟悉,一提到春天,就会想到一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小草醒了、树叶绿了、麦苗高了、花儿开了、冰融化了......春天悄悄的来了。在田野里、在草地上、在花园中、在小河边,总洋溢着人们幸福快乐的笑脸,是春风带来了这一切。因此我选用了《春风》这首诗歌,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来到的诗歌,诗歌内容浅显易懂,却又不失童趣,诗句优美工整,朗朗上口。
2. 活动重难点:
重点: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来到大自然的变化。
难点:根据诗歌内容,尝试仿照句式创编诗歌。
3.设计理念:
幼儿园语言教育为幼儿提供促进他们语言和其他方面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来载动幼儿语言学习的内容。诗歌也是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一块,通过学习诗歌,感受诗歌语句的优美,体验诗歌的意境美,模仿句式大胆想象创编诗歌。从中所形成的综合的语言能力,能够增强他们对语言核心操作能力的不同层次的敏感性,如对语词排列的敏感性;对通过词句变化造成优美动听效果的敏感性;对不同情境中语言运用的敏感性,等等。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也相当重要,从而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4.活动流程:
(一)播放音乐,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完整欣赏诗歌《春风》,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来到大自然的变化。
(三)再次倾听配乐诗歌《春风》,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四)大胆想象,尝试仿照句式创编诗歌内容。
(五)寻找春天结束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来到大自然的变化。
2.根据诗歌内容,尝试仿照句式改编诗歌。
3.体验诗歌的意境美,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生机盎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音乐《春天在哪里》;小草、树林、田野、花园、小河等相关图片;配乐诗《春风》
四、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带领幼儿边跳边唱进入活动室。
(本环节自评:教师以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活动,引出活动课题,在唱唱跳跳的氛围中展开活动,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完整欣赏诗歌《春风》,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来到大自然的变化。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啦?你从哪里感觉到现在是春天了呢?(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师:我们来欣赏一首诗歌,在诗歌里找找春天有没有来了!
2.完整欣赏诗歌《春风》,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分别出示相应图片。
提问:①是谁把春天带来了呢?诗歌里是怎么说的?(幼:春风春风,脚步轻轻)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春风最先走近了谁?(小草)春风走进了小草,小草怎么样啊?(小草醒了)春风是怎么让小草醒的啊?(轻轻一亲)
②春风还走进了哪里?(树林、田野、花园、河边)
③春风来到这些地方后有什么变化?
④春风是怎样让他们发生变化的?(理解动词:吹、挥、唱、摸)让幼儿一起模仿一下这及个动作。展开阅读全文
⑤春风最后来到了哪里?(幼儿园)小朋友怎么样?
3.引导幼儿分别把每一句诗歌说一说。
4.鼓励幼儿看着图片轻声跟着教师完整朗诵诗歌。
5.教师拿掉几张图片,让幼儿尝试再次朗诵诗歌。
师:如果没有这几张图片,你还会朗诵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本环节自评: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环节,完整欣赏诗歌,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通过然后教师的有效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感受春天来到大自然的变化。并借助图片让幼儿更容易记忆歌词,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再次倾听配乐诗歌《春风》,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1.师:你们觉得这首诗歌里的句子好听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提醒幼儿讲完整,并简单说明理由。
(本环节自评:在本环节中教师播放配乐诗歌《春风》,并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句,就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诗歌中语言的'优美。)
(四)大胆想象,尝试仿照句式创编诗歌内容。
1.引导幼儿发现诗歌的句式特点,“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到xx,轻轻一x,xxx了”
2.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创编诗歌内容。
3.请幼儿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本环节自评:本环节为活动的难点环节,引导幼儿发现诗歌的句式特点,按照句式创编诗歌,提高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
五、结束部分。
师:春风春风,脚步轻轻,把春天带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去外面找一找春天吧!
(本环节自评:结束活动,继续为幼儿营造愉快舒适的环境,提高幼儿下次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和复习诗歌《春风》。)
四、活动反思: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我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寻找春天的足迹在欢乐的音乐声中导入活动,引出活动课题,让活动一开始就如春天充满生机一般,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入场。
整个活动教师一直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温馨、愉快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表现都十分积极,参与度很高,师生互动良好。针对活动的重难点,教师采取的方法手段也很机智,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然后逐渐减少拿掉几张图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充分理解和会朗诵诗歌的基础上,再引导幼儿学习诗歌的句式尝试仿编诗歌,给了幼儿挑战自我的机会,孩子们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但孩子们的能力水平差异比较大,有些孩子在这里出现了困难,但在老师和同伴的鼓励和帮助下,学习朗诵同伴们仿编的诗歌,促进自身的提高。
活动的结束部分是让幼儿去外面找一找春天,孩子们表现的十分兴奋,这个环节不仅与活动开始遥相呼应,也可以放入延伸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春天大自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