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和蚂蚁》教案

时间:2025-10-07 17:24:24
《蜻蜓和蚂蚁》教案

《蜻蜓和蚂蚁》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蜻蜓和蚂蚁》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蜻蜓和蚂蚁》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和1个新部首,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增强劳动意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感悟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4、用续编故事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知道不劳动就没有回报。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教学准备:字卡、图画和歌曲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蜻蜓和蚂蚁》,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文中出现的生字,听准字音。

2、老师领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出现的一类生字。

3、自己读一读课文,多读两遍画出的一类字。

4、自由练习读课文。

5、男女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识记一类生字。

1、荒:(1)荒芜 地荒了。(2)荒凉。荒村、荒岛、 荒废、荒唐、荒野

2、张:左右结构,表姓氏,扩词:姓张、张冠李戴、张嘴

3、烂:(1)松软。烂泥、肉烂了(2)腐烂(3)破碎(4)头绪乱烂糊、烂漫、烂醉如泥

4、歌:左右结构,学习欠字旁儿,扩词:歌唱、歌星、歌舞

5、劳:上中下结构,扩词:劳动、辛劳、任劳任怨

6、脸:(1)头的前部(2)某些物体的前部(3)情面(4)表情扩词:脸蛋、脸皮、脸色、脸面、脸盆、门脸

7、软:左右结构(1)与硬相对。(2)柔和(3)软弱(4)容易被感动扩词:软骨、柔软、软风、心软、软和、软绵绵

8、难:多音字,扩词:(1)难过、困难(2)遇难

四、认读二类生字。

逛:逛街、逛市场、逛游

瞬:翘舌音,瞬间、一瞬

餐:平舍音,午餐、早餐、晚餐

愁:翘舌音,愁眉苦脸、忧愁

咕:咕咕叫、咕咚

留:留恋、留下、留级

昏:昏睡、昏迷、昏君

绵:软绵绵、绵绵无力

五、复习巩固生字。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字卡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朋友,认识他们吗?(出示图片:蜻蜓、蚂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字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现在老师考一考大家。请同学们开火车读词语。看谁读得最准确。

二、以读促情,读中感悟

(一)读第一自然段

1、看来大家复习的很好。出示第一幅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什么季节?(夏天),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蜻蜓吗?(悠闲、开心等)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叙述的'就是这幅图,打开书,谁来读一读。

2、你知道了什么?(蜻蜓在夏天逛来逛去、唱着、玩着)。你能说出几个类似“逛来逛去”的词语。(飞来飞去、跑来跑去……)

3、转瞬之间,冬天到了,转瞬快还是慢,(快)怎么读?语速快一些,再读一遍。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转瞬之间,冬天来到了,冬天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这一段,找一找这段共有几句话?

2、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荒凉、寒冷)什么是荒凉?人烟少,比较冷清。(出示第二幅图)人烟少,天上下着雪花,风呼呼地吹。

3、此时蜻蜓的心情怎样?(悲伤、难过、痛苦)表情如何?愁眉苦脸

4、你在什么时候愁眉苦脸?(举例说明)那蜻蜓为什么愁眉苦脸呢?(阳光——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再读第四句话。

5、此时它还有一个动作,嘀嘀咕咕。表现一下,再读最后一句,它是跟别人说话吗?低声地自言自语,它嘀咕些什么?(自己想象说)

6、再读这句话,把这句放到这段中再读这段话。

过渡:正当它愁眉苦脸的时候,它遇见谁了?(蚂蚁)

(三)自己默读3---7自然段。回答两个问题:(1)、蜻蜓是怎样来到蚂蚁面前的?(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1、他是怎样来到蚂蚁面前的?(爬)平时大家看见蜻蜓都是飞的?那么文中用“爬”字,说明了什么?(蜻蜓处境很困难,非常可怜。)读的时候应该是什么语气?(哀求、恳求。)再读一遍。

2、蚂蚁是怎样回答的?“朋友-----------道理吗?”

(1)、小蚂蚁给小蜻蜓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夏天劳动,冬天才能安乐。当小蜻蜓逛来逛去时,小蚂蚁干什么?(劳动),冬天小蜻蜓愁眉苦脸的时候,小蚂蚁呢(安乐)。

(2)、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型连起来说一说吗?

因为蜻蜓夏天逛来逛去,所以冬天愁眉苦脸。

因为蚂蚁夏天劳动,所以冬天安乐。

小蚂蚁在夏天都干什么?(劳动。贮存粮食,准备东西)这就是付出劳动。

冬天才能怎样?(享受快乐,幸福生活)这就是他所得到的回报。

比较蜻蜓和蚂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3)、作为我们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蜻蜓知道这个道理吗?知道。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1、“哪有时间劳动呀?”读出后悔之意。

2、最后一段“明年辛勤的劳动。”准备冬天的东西。

(五)、拓展延伸:想象一下,蜻蜓以后会怎么做?

三、总结

同学们,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每则寓言都会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我们要从小热爱劳动,用劳动创造我们幸福的生活。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蜻蜓和蚂蚁

夏天 逛来逛去 劳动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反问句

冬天 愁眉苦脸 安乐

《蜻蜓和蚂蚁》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劳动意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感悟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3、用续编故事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和一个偏旁部首。

难点: ……此处隐藏908个字……并会主动进入思考。)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观后感。

(3)指名评价。

(在评价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多朗读,解决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训练。)

3创造“剧本”

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分成三组:

(1)一组负责给续编结尾。

(2)一组负责在原文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发挥想象,或者增加人物,或者扩充台词,或者拓展空间和时间。

(3)一组可以不受课文的束缚,自己编一个故事。

(4)分组表演,全班评价。

4、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蜻蜓和蚂蚁》教案3

知识目标:

1.学习寓言故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得意思,感悟寓意.

2.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增强劳动意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感悟没有播种旧没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寓意.知道不劳动就没有回报.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蚂蚁和蜻蜓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在这里上一节语文课,继续学习《蜻蜓和蚂蚁》,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看,这就是小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他们在做什么呢?你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蜻蜓吗?(愁闷苦脸,垂头上气、泪痕满面、难过等),同学们说得真好,词语真丰富,那你能告诉我,他们是在什么季节相遇的吗?(冬天)

3、出示课文第二幅图:再看看这是什么季节?蜻蜓在干什么?你能用词语形容它吗?(悠闲、无忧无虑、悠然自得、乐悠悠).这两幅图中的蜻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细读课文来知道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理解课文

(一)读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一找共有几个自然段,然后用你手中的笔标出序号。

2、能告诉老师吗,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指名回答)你们找的和他一样吗?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愿意站起来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

2、老师听到一个词语“逛来逛去”(板书词语)读一读,你能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指名说一说)把你说的词语放到课文中的第一句说一说。

3、只做这些吗?学生朗读“可是,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你觉得时间过得快吗?告诉我,你是从那个词知道的?(学生回答:转瞬)谁再来读一读(指导朗读时间过的快的语气)

4、谁能把这一段的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指明朗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告诉我们什么?

2、谁来读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概括的说就是冬天来了。谁来读第二句,谁能像概括第一句一样,告诉我在第二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也说明冬天来了)齐读第三句话。

3、是呀,(出示课件“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

(1)仔细观察这句话末尾用了什么标点符号?带有感叹号的句子怎么读呢?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3)谁愿意读一读(教师评价)

4、让我们再回到书上看一看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怎么写的?指名朗读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愁眉苦脸、嘀嘀咕咕)

5、蜻蜓嘀嘀咕咕说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说给你的同学听吧。(请同学们进入角色说话)

过度:正他愁眉苦脸的时候,看,他遇到了谁?(出示第二幅图)他是怎么来到他面的`?都说了些什么?请同学们继续朗读课文的后半部分。

(四)学习3---7自然段

1、自己朗读课文3---7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能回答老师的第一个问题?(“爬到”蚂蚁面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平时看到的蜻蜓在那里?是呀,书中用爬说明了什么?(蜻蜓处境困难,非常可怜)他又说了什么?

(2)、出示句子“收留我吧,好人儿!”观察句子后面有个儿字你来读读好吗?(指名读句子,指导读出蜻蜓的可怜,注意评价)

(3)、把这句话放到第三自然段完整的读一读

过度:看图,看看蚂蚁的样子,他在干什么?说些什么?(让学生说一说)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谁来读小蚂蚁说的话?

(2)出示句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观察这句话的标点符号,谁会读带问号的句子?(指名朗读句子)

A 教师讲解反问句(像这样用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我们把它叫做反问句)

B 你能换一种说法吗?课件出示“xxxx。”

(3)这个道理是什么道理?你能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一说吗?(指导学生结合课文,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蚂蚁说的的道理)

板书:有劳动,就有收获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过度:小蜻蜓又是怎么说的呢?谁把下一自然段读一读。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地五自然段

(2)出示句子“在我们软绵绵的青草窝上……哪有功夫想到劳动呀”又是一个带问号的句子,谁愿意站起来再读一读。

(3)谁来完整的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4、学习六、七自然段

(1)是呀,老师想替蚂蚁问一问:那么明年呢?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蜻蜓知道错了吗?

(4)既然知道了,你能站起来大声读一读吗?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错了。

(五)评价:你这是一只怎样的蜻蜓?又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呢?(学生自由评价)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度:课文就学到这里,谁愿意站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1、自己先准备一下(先和同桌准备一下)

2、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学生们合作)

三、拓展

蜻蜓在明年会做道吗?会有一个温暖的家吗?请同学们想一想,说出你对蜻蜓的愿望

1、续编故事:第二年夏天………..(教师随学生进入角色,扮演昆虫和蜻蜓对话,说出蜻蜓的决心)

2、蜻蜓知错就改,我真高兴,我想同学们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四、师范读课文

现在听老师把这个寓言故事读一遍。

五、总结;

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一个大道理,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蜻蜓和蚂蚁的身上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六、板书设计:

蜻蜓和蚂蚁

有劳动,就有收获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蜻蜓和蚂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