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社会教案(必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社会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了解广告的作用,认识各种各样的广告形式。
2、通过观看广告片,迁移生活中各种广告经验,学习尝试仿编广告。
3、对广告产生兴趣,积极地参与各种广告创编。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电视机、广告录像以及有广告的报纸。
2、一盒牙膏、一支牙膏。
3、请幼儿回去注意收看、收听广告并收集广告。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欣赏广告词,引出主题。
⑴(师生共同欣赏广告录像)教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广告?
⑵教师:小朋友,你还在哪里看过广告、听过广告?请你学一学广告词。
2、了解广告的多种形式,请幼儿表演自己比较喜欢的广告。
⑴教师:你还见过、听过什么样的广告?它是什么样的?广告词是怎么说的?
⑵让幼儿先与同伴交流,再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自己知道的广告词。
⑶教师:这么多的广告,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给我们表演好吗?
3、讨论广告的用处。
⑴教师:你还在哪里看到或听到广告?(电视上、广播中、报纸上、马路边等)
⑵教师:在电视上、广播中、马路上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听到各种各样的广告,你知道为什么要播广告吗?你知道为什么要做广告吗?
⑶师生共同模仿和表演各种广告,鼓励幼儿要说和别人不一样的广告,对大胆表演的幼儿给予表扬。
4、幼儿创编广告词。
⑴(出示牙膏盒和牙刷)教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请你编一个广告词。
⑵鼓励幼儿编出与众不同的广告词,当幼儿创编受阻时,教师及其他同伴给予补充,使创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⑶请幼儿自己确立主题,创编广告词。
教学反思
有的幼儿胆小,不敢发言,还有就是时间不够充足,有的`幼儿还想发言就没时间了,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自己组织语言有一定的难度,幼儿的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总之,我发现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问题出在哪里?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与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了对照和思考,发现自己在学科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
大班社会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能利用小时候的照片或用过的物品,证明自己正在慢慢长大,体验长大的快乐。
2、萌发自信心,逐渐形成自我意识。
活动准备
1、小时候的照片。人手一张纸娃娃。
2、小时候穿戴过的衣服和鞋帽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小时候的照片,发现自己长大了
1、猜猜这是谁
(逐一出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
师:小朋友,请你仔细看一下猜一猜这张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比比小时候的他和现在的他有哪些变化?变得怎样?
主要说说现在他(她)变得怎样了。(长高了,长胖了等)
二、观察比较小时候衣服、鞋帽,发现自己长大了
1、小时候的衣服还能穿吗?
师:看看,这些都是我们小朋友们带来的自己小时候的衣服。这些衣服鞋帽你们现在还能用吗?看上去怎样?现在给我们穿行吗?为什么?(让个别幼儿上来试一下)太小了都不能穿了。
2、幼儿记录自己身体上哪里变化了
师:我刚刚请了一位小朋友来试了衣服,发现穿不进去,那是因为我们哪里长大了?(手臂)那老师这里要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张纸娃娃,请你们到处看看试一试这些衣服和鞋帽,比比、看看小朋友哪些地方长大了、变化了,这些衣服和鞋帽已不适合小朋友现在穿戴了,并用笔在纸娃娃的相应位置上做一个标记。
3、幼儿找一找,记一记
4、幼儿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用语言来表述、证明自己长大了)。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你自己哪里长大了?
三、表演小时候的自己
1、集体表演,引导幼儿用最简明的动作和神情来表演自己小时候的样子。
例如:小时候你是怎么走路的?现在你又是怎样走路的?(请幼儿一起来做做)
2、分组表演小时候的动作。
四、从各方面发觉自己真的长大了
1、大手牵小手——证明自己长大了
师:那刚刚我们发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发现自己长大了。那我们如何证明自己懂事了,真的长大了呢?
还记得我们小朋友小班的时候吗?那个时候也是像现在的小班小朋友们一样,一直哭、什么都不懂。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上个星期我们和小班的弟弟妹妹进行的大手牵小手的活动,你们在带着他们参观幼儿园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当弟弟妹妹在哭的时候,你又是怎么做的呢?怎么安慰他们的?(我们真得长大了)
2、能力的变化
还记得我们小朋友小班时进幼儿园时是怎么进来的呀?(是爸爸妈妈抱着进来的,还会一直哭)
那我们现在呢?(是怎么自己走进来的)那证明我们真得长大了。
3、我会……
师:刚才小朋友都讲过了也体会到了自己的确长大了。下面请小朋友一起用各种方式来表明自己长大了,如“我会跳绳了”、“我能连续拍球了”、“我能单独睡了”等。
4、小结
我们小朋友在慢慢地长大,越来越能干,将来还会学到更多的本领,会变得越来越棒!
大班社会教案 篇3活动目标:
尝试根据蔬菜的特殊功效为他人开菜单,体验关心他人的快乐。
重点难点:
根据常见蔬菜的特殊功能为他人开菜单
活动准备:
1、前期已经收集了关于蔬菜营养及特殊功能的资料,并进行过交流。
2、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
(一)交流自己对蔬菜的了解
1、这几天我们在研究蔬菜,你知道蔬菜有哪些营养呢?
2、蔬菜除了有许多营养,你们还知道蔬菜有哪些神奇的本领呢?
3、教师小结蔬菜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以及钙、铁等我们人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东西。除了有多种营养以外,还有多种奇特的效果,萝卜能治咳嗽、青菜能使大便通常、西红柿、黄瓜能美容
(二)讨论:谁更需要多吃蔬菜
1、教师出示图片一:嘴唇开裂、嘴里长泡泡
(1)师:这是我们班的钟颖,她因为一直不喜欢吃蔬菜, ……此处隐藏2088个字……刚一入口确实有点苦,但是慢慢品一品,就会感觉苦中带点甜,闻一闻,还有一股清香味道。我们再来细细的品味这苦中带甜的碧螺春吧。
幼再次品茶。
二. 了解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感知茶农的辛苦。
(一)了解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
1.师手托碧螺春茶盆:瞧!这就是我们东山的碧螺春茶叶,你知道它是怎样制成的吗?
(1)幼a:先要把茶叶采下来。 师:那你去采过茶叶吗?你是怎么采的呢?幼:脖子里挂个勾篮,一只手拿树枝,另一只手采茶叶。追问:要采茶的什么(嫩芽)。师出示嫩芽图。那你一个上午采了多少嫩芽呢?
(2)除了把嫩芽采下来还要做些什么呢?
幼b:还要拣呢。 师:那你拣过茶叶吗?你是怎么拣的呢?师:拣成一个芽一个叶,我们东山人喜欢叫它一旗一枪。出示图片(一旗一枪)。
(3)茶叶拣好了,接下来要什么了呢?
幼c:最后还要炒制。你看见过茶农炒制茶叶吗?炒制茶叶也有很多讲究的.。都有哪些步骤呢?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步(杀青,东山话叫扑青),第二步是粘揉(),第三步是搓团,最后一步是干燥。
(4)谁能把碧螺春的采制过程完整的说一说的?
幼儿:先,接着,最后炒制,炒制的时候也有很多讲究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2.师小结:小朋友看一看,采制碧螺春有几个步骤,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可真不简单呀,有那么多步骤,那么繁琐,茶农们真不简单,碧螺春茶真是来之不易呀。
(二)结合茶农采制碧螺春的过程,体验茶农的辛苦。
1.老师这里拍了一些茶农采制碧螺春茶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茶农一天的劳作:清晨天刚蒙蒙亮,茶农们便上山采茶了,他们的脖子上挂着沟篮腾出两只手不停地采摘嫩芽,采的腰酸背痛,累的衣服都汗湿了。中午该下山吃饭了,可是为了多采一些,茶农们便匆匆吃些早上家里带来的饭菜或者面包之类的东西,继续采,傍晚下山,又要拣茶叶,拣得眼睛都酸了,晚上匆匆忙忙的吃好晚饭,就开始炒茶,锅子真烫,茶农只穿一件单衣,都热得一身大汗,手上都烫的起了泡,辛辛苦苦一天也就只炒制这么一点碧螺春茶叶。
(1)提问:你看了这些图片,听了这段茶农的劳动情况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感受)?
幼a:茶农很辛苦。 师:哦!你是这么想的。
幼b:茶农很辛苦。 师:哦!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
幼c:茶农很可怜等。
(2)追问:孩子们,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茶农很辛苦呢?
幼a:天刚亮就上山采茶叶了。 师:哦!茶农老早就上山采茶了,那是你还在睡觉呢!
幼b:采茶叶很累,勾篮把脖子都挂酸了。 师:是呀!采茶时鼻子肩膀好酸,茶农们的颈椎病肩周炎都复发了。
幼c:炒茶时锅子很烫。 师:是呀,他们只穿一件棉毛衫,我们却还穿着棉袄。
幼d:手上黑乎乎的。 师:是呀黑黑的手上都烫出了泡,真让人心疼。
幼e:老奶奶都在拣茶。 师:本来年纪大的人都不干活了,可是这些老奶奶拣茶拣得眼睛都酸了,好辛苦。
幼f:他们还把饭带到山上去吃。 师:恩,我们都在学校、家里吃热呼呼的饭菜,茶农们为了多采一些茶叶,就在茶山上吃冷饭或干粮。
幼g:总说。
师:是呀!茶农们真是太辛苦了,他们这么辛苦为了什么呀?
幼:为了赚钱,师:茶叶多少钱一斤?为什么会那么贵?幼好喝,提神醒脑。
(3)小结:是啊!茶农们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天,累的腰酸背痛,手上都烫出了泡,只制出了这么一点点碧螺春茶,碧螺春茶真是来之不易呀,他还提神醒脑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可不能浪费了,再来细细的品一品这来之不易的碧螺春茶吧。
三、拓展认识、激发感情。
1.茶农们辛辛苦苦采制的碧螺春茶清香、甘甜,提神醒脑,真不愧有“下杀人香”的美称,成为中国名茶之一。那你在电视里看见过家乡的碧螺春吗?
幼a:吴侬碧螺春世博会指定用茶。
师:是呀!碧螺春真不愧是中国名茶之一,在这么重要的世博会上,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喝到咱们东山的碧螺春,作为东山人感到(高兴、自豪、开心)。
幼b:
师:哇!我们东山最好的茶叶碧螺春都上电视啦!
四.自编儿歌、感情深华
1.作为一名东山人,我为家乡有这么好的碧螺春茶感到骄傲、自豪,忍不住要用东山话来夸一夸碧螺春。
2.带领孩子们向科任老师夸一夸。
附儿歌: 东山碧螺春
东山碧螺春,真正好!
看一看,卷得来!
闻一闻,香的来!
喝一口,甜的了!
全是农民伯伯做出来,
采里辛苦,吃里甜,
啊!
真是“吓煞人香”啊
大班社会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发展的情感脉络,理解并表现词"气喘吁吁"等。
2.初步懂得向曾经帮助、关心过自己的人表达感恩之情。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与故事内容匹配的动画课件、小动物图片"感恩备忘录"记录纸、视频仪等。
活动过程:
一、以"小猪"形象,导出课题内容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看看是关于谁的呀?
二、欣赏故事前半部分,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一段,表现"气喘吁吁"等词语的表情与神态。
2.就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你认为是谁帮助了小猪?"发表各自的意见。
三、继续感受故事后半部分,学会感恩。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二段。设问: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
四、联系实际回忆别人对自己的关爱,表达感恩之情
师:生活中有没有别人关心爱护你的事呢?和你的小伙伴分享一下,你想感谢谁?为什么?怎样感谢?
五、制作感恩卡,感受互爱的情感
1.介绍"感恩备忘录",师幼共同探讨记录方法。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方法作记录。
3.鼓励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的"感恩备忘录"。
六、在"感恩的心"的音乐中,结束部分
1.鼓励幼儿多学本领,将来汇报父母
2.播放音乐《感恩的心》,把感恩卡送亲人。
活动延伸:
日常渗透:继续学习用多种方式对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活动反思:
活动中给了幼儿发展的空间,幼儿的活动、活动之后的感悟和体验的表达给予了幼儿创造和发展的空间。幼儿在用心体验、真情表白之中,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给予了幼儿更多人文的关怀。幼儿在思考、交流、体验中得到了感情的升华,也学到了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