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彩那天》教案优秀

时间:2025-11-07 08:48:11
《中彩那天》教案优秀

《中彩那天》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彩那天》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彩那天》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重点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及重点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中过彩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在二次世界大战前,也有一户人家中了彩,大家想去看看吗?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中彩那天文中我的情绪变化,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回忆我的情绪变化。

3、生浏览后抽生回答后板书:

兴奋——疑惑不解——明白

二、体会兴奋。

1、抽生读3——5自然段,其它同学认真听,用笔划出我兴奋的句子。

2、汇报:抽生读句子,并用cai出示句子。

3、同学们真能干,那你知道我有多兴奋吗?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当时的气氛。用cai创设情景

4、即然是这样兴奋,你能用声音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吗?试着读——抽读——评议——你能像他那样兴奋吗?齐读。

5、文中的我为什么这样兴奋?请同学们读1、2自然段认真体会。板贴:车

6、师总结:是啊,在生活这样拮据,父亲又是做梦都想得到一辆车的情况下,居然中了一辆奔驰牌汽车,真是雪中送炭啊!

7、同学们,你能把这种心情带到课文中去吗?齐读第3、4、5自然段。

8、质疑:读了这些话,你有什么什么疑问吗?

9、过渡:父亲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回去问问母亲吧?引读第6自然段。

三、体会迷惑不解。

1、你知道父亲为什么神情严肃了吗?板书:道德难题。

2、cai出示句子并质疑,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7、8自然段。

4、出示自学提示:

(1)用多读多想的方法认真读课文,边读边质疑,把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还不明白的作上记号。

(2)认真思考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呢?

5、汇报:讨论提出来的.问题。

(1)老师提问题:为什么会有淡淡的k字?

(2)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生答后小结:奖是自己抽中的,但中奖的彩票却是同事的;大奖还给富裕的同事,自己仍将那么贫穷;不把大奖还给同事,自己的良心就不安。

6、辩论:说出留下车和送回车的理由,老师看谁最会读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

7、老师总结:双方都辩得很好,都能从文中找依据说服对方。

8、当然留下车和送回车都有道理。这样难以决定,那么父亲是怎样做的呢?

9、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文中还有谁有这样的品质。

10、我在父母的熏陶下,尽管开始感到迷惑不解,但成年以后我明白了父亲的做法。齐读第十自然段。

四、体会明白。

1、cai出示:比较句子:

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中彩那天,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2、cai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读句子质疑。

(1)讨论,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2)推荐读《三次逃票》、《五次、七遍》等课外书。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师:祝贺你们也拥有一笔“财富”!我们与人相处时,坚持以诚相待、守信用,才会有更多的财富

《中彩那天》教案优秀2

教材分析

人教课标版第八册第二组共有四篇文章。其中《中彩那天》《尊严》是精读课文,《将心比心》《万年牢》是阅读课文。本组课文以“以诚待人”为主题,故事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认真真诚,尊严无价等美好的道德品质,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学习并领会这些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这些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尤其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神情的刻画逼真传神,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感悟人物特点是本组教学的能力训点。

《中彩那天》作为精读文章,是第二组的首篇。这篇教材主要写二战前,“我”家生活拮据,没想到父亲帮同事捎了一张彩票结果中奖,在同事忘记买彩票这件事的情况下,父亲经过思想斗争,把大奖――一辆崭新的奔驰轿车还给同事。这个故事以一个普通工人的高尚精神世界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比任何物质财富都要珍贵。这篇文章以父亲得奖后的心理变化为主线,围绕神态和语言、行动描写展开情节,语言精彩,内涵丰富,值得

我们细细品味。

对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四年级学生而言,精神财富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二者的取舍也相当困难。如何理解母亲口中的“道德难题”就成为本课需要解决的难点。而父亲的心理历程就成为孩子们攻克难点的突破口。为了减轻学生理解的难度,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抓住了“淡淡的k字痕迹”做为突破口,让父亲那一刻的心理矛盾凸显纸端。并抓住父亲开车的神情做为辅助,让学生理解父亲当时的艰难抉择,以心理揣摩为揭示父亲高尚品德的切入点。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维持·财富·精湛·属于·器重·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理解“拮据·梦寐以求·安慰·馈赠·富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感悟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矛盾的心理过程,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学习通过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面对的道德难题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 出示母亲的话,齐读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谁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自由说。

同学们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的见解,相信同学们在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这时一位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她的家庭并不富裕,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丈夫一人支撑,她的丈夫是一位汽车维 ……此处隐藏3540个字……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对人物品质的深入理解,也促使学生更有感情的朗读。但是问题过多未免显得拖沓琐碎,所以我以“父亲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道德难题,会展开怎样的思想斗争?”为大问题,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潜心读文,依据文中语句开展辩论,帮助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使得学生不断对课文产生更新更深的认识。

(三)总结感悟,拓展延伸

课文总结阶段,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相关内容谈谈对“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穷的家最富有的时刻。”这句话的看法。此时的学生在前文的学习中已经对文中人物的品质有了较深的认识,要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提炼和重组,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后再来表达,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富感染力,更具说服力。课后练习的设计,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中彩那天》教案优秀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拼读“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2、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世界上有比金钱财富更珍贵的东西吗?讲一个简短生动的故事。

(出示:一位母亲说:“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请根据母亲的这句话做一道加法题。(诚实﹢信用﹦财富)做对了吗?

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彩那天》中去寻找答案。板书课题。

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抽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交流生字词学习情况。

读自己画出的生字词,说说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自学后还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默读课文,课堂自习。

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结合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准备复述故事内容。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解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为复述做准备。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思考: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各自试着把这种感情变化用朗读恰当的`表达出来。

3、指导试读,评价、点拨。

五、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抽读课文,勾出母亲说的话。母亲的话让作者深刻地体会到什么?

(出示: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二、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内容。

(1)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探究问题一:“你父亲正面临的着一个道德难题。”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道德难题?

探究问题二:父亲最后拨电话给库伯,让他把车子开走,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2)学生各自针对上述问题阅读思考,准备交流。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各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可将学生的想法加以归纳引导学生讨论。

例如:

A课文说到库伯家里很有钱,完全有能力去买一辆汽车,而“我”家里很穷,父亲有那么渴望得到一辆汽车,是否可以去和库伯商量一下,把车留下。

B彩票上K字记号除了父亲,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不用打电话给库伯等等。

(5)小结:教师对各组的发言作点评。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1)体会开头和结尾的联系。

(2)说说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理解这个“富有”的特殊意义)

四、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小练笔”。

提示:开展想像,把当时“我们”家里各自的想法、语言、神态等几方面写成一段话。

五、课外作业。

联系实际,写一则有关诚实、讲信用的日记。

板书:

5、开头:诚实﹢信用﹦财富

中 起因:(神情严肃)

彩 事

那 经过:(道德难题) 诚 实 守 信

天 故

结果:(特别高兴)

结尾:受益匪浅

《中彩那天》教案优秀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教学难点:

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提前搜集诚信格言,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引入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谁向大家汇报?(生汇报)老师也搜集了一条,(出示小黑板)但它的作者既不是名人,也不是作家,而是一位普通的母亲。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汇报)老师相信学了第5课你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体会,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彩那天》。(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生分段读文,纠正读音,齐读字词。

2、思考并汇报: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3~8自然段,思考:父亲中彩后有什么表现?他又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画出相关的语句,写出体会,结合汇报朗读。

2、默读1~8自然段,找出父亲留车的理由,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出理由,使人信服。

3、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出示小黑板)用“就算……也不能……”的句式推翻父亲留车的理由。

4、父亲的.做法诠释了母亲的话,齐读母亲的话。

5、齐读最后一段话,理解“最富有”,渗透写法。

四、送格言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今天学到的不仅仅是一篇课文,而是更多的东西。把母亲的话送给大家,希望你们做个诚实、守信用的孩子。齐读母亲的话。

板书设计:

5、中彩那天

中得汽车(神情严肃)

诚信

还回汽车(特别高兴)

《《中彩那天》教案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