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夏秋冬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夏秋冬古诗1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6、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7、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8、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9、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词
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3、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6、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7、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春夏秋冬古诗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天的气息自从降落在大地上时,诗人也越发的文质有礼,诗意薄发。美丽的景色从诗人口中吐露出来,就变成了美丽优雅的诗句,让人不禁地感叹道:“万物萌发之际在于春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看着水面上低飞的蜻蜓,淡淡的荷香沁人心脾。美味的莲菜令人垂涎欲滴。想起这种景象,那就是夏天到来了,夏天,是令人心绪复杂、又厌又爱的季节,不仅有令人讨厌的蚊蝇,还有一些恶虫。但一看到满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那些蚊蝇的可恶,便也烟消云散了。夏天的可爱和蚊虫都是那么真实,竟也令人难以忘怀,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这个季节。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火红的枫叶缓缓落下来,顽皮的风此时吹来,在风的捣乱下更显出和谐、美丽的一片景象。因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瓜果成熟,渔民丰收,秋天一直是农民伯伯最爱的丰收季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天同样也是诗人喜爱的.季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天有著名的岁寒三友——竹、松、梅彰显气节,他们不仅抗寒,而且生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冬天还是一个令人欢喜的季节,因为有热闹的春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人们通常都会借物抒情,借冬天的寒冷来表达自己坚强的精神,这个寒冷的季节也是令人欣喜的。
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各有各的特色,古诗便有了生命,有了情感。四季酝酿了诗意,诗歌使四季含情,生活更添了无穷趣味!
春夏秋冬古诗31、初夏绝句(宋代-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2、夏日吟(宋代-刘子翚)
君不见长安公侯家,六月不如暑。
扇车起长风,冰槛沥寒雨。
重櫩邃屋昼生阴,反易天时在谈吐。
又不见五陵富豪儿,炎天多快意。
雪谷曳轻明,珍槃嚼甘脆。
蛾眉皓齿发清歌,洒酒筠枝集蝇蚋。
何如野客歌沧浪,万事不理心清凉。
流金铄石未为苦,势利如火焚中肠。
3、新秋自喜信笔(宋代-曹勋)
袅袅秋色来不悭,翩翻落叶铺阑干。
藏莺杜燕圃中静,庐叶藕花波水寒。
我生逢辰似陆贾,老去恨未归长安。
天公赐以八旬老,客况如寄僧家园。
4、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宋代-王之道)
迢迢山势去委蛇,林木东头见荻陂。
疏竹依岩秋迸笋,病桑经火雨生枝。
草侵药种多难辨,土拨松苗欲自移。
照眼谁家几枝橘,出篱丹实正离离。
5、初夏三绝呈游子明、王仲显其(宋代-范成大)
送春迎夏未闻雷,日日斜风细雨来。
不是故人能裹饭,柴门虽设为谁开?
6、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宋代-秦观)
邢侯秋卧痾,挥毫见深衷。
赓者二三子,翕然笙磬同。
不为儿女姿,颇形四方风。
属有山水念,因之丝与桐。
7、春秋战国门。再吟(唐代-周昙)
定获英奇不在多,然须设网遍山河。
禽虽一目罗中得,岂可空张一目罗。
8、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唐代-崔日用)
乘时迎气正璿衡,灞浐烟氛向晚清。剪绮裁红妙春色,
宫梅殿柳识天情。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
圣泽阳和宜宴乐,年年捧日向东城。
9、地肺山春日(唐代-温庭筠)
冉冉花明岸,涓涓水绕山。几时抛俗事,来共白云闲。
10、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宋代-陆游)
世事本何常,贺吊更在门。
弃为沟中断,亦何羡牺樽?祸福要其终,愚智始可言。
君看骊山墓,何若杨王孙?
< ……此处隐藏18508个字……风叶呜,惊鹊一再飞。梧桐不足愁,会有明年期。
人老真可叹,宁复游冶时?
26、春暮(宋代-刘克庄)
一亩青苔半落英,蜂忙蝶懒互卿卿。
燕泥干后儿初落,鱼尾轻时子遍成。
闲拂午窗惊野马,梦游天竺听华鲸。
舍南有柳纤纤在,不奈双蝉占取鸣。
27、依韵和残春有感二首(宋代-李昉)
暮春三月思依依,又到年年惜别时。
暖逼流莺藏密树,香迷舞蝶恋空枝。
海棠残艳红铺地,蜀柳长条翠拂池。
便是林亭微暑至,葛衣重喜趁凉披。
28、秋日江东晚行(唐代-姚揆)
迢迢驱马过江东,此际令人恨莫穷。一撮秋烟堤上白,
半轮残日岭头红。路岐滋味犹如旧,乡曲声音渐不同。
含思看看到梁苑,画楼丝竹彻遥空。
29、秋题刘逸人林泉(唐代-灵一)
凉飙乱黄叶,迟客橘阴清。萝径封行迹,云门闭野情。
零林秋露响,穿竹暮烟轻。莫恋幽栖地,怀安却败名。
30、春日宿崇贤里(唐代-罗邺)
柳暗榆飞春日深,水边门巷独来寻。旧山共是经年别,新句相逢竟夕吟。
枕近禁街闻晓鼓,月当高竹见栖禽。劳歌莫问秋风计,恐起江河垂钓心。
31、同李司仓早春宴睢阳东亭(唐代-高适)
春皋宜晚景,芳树杂流霞。莺燕知三月,池台称百花。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且莫催行骑,归时有月华。
32、周宗庙歌 皇夏(南北朝-庾信)
庆绪千重秀。
鸿源万里长。
无时犹戢翼。
有道故韬光。
盛德必有后。
仁义终克昌。
明星初肇庆。
大电久呈祥。
33、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一·晓(宋代-范仲淹)
墙外辘轳响,楼前江汉欹。
曙光和月色,犹记早朝时。
34、白紵歌舞四时词夏(宋代-杨万里)
四月以後五月前,麦风槐雨黄梅天。
君王若道嫌五月,六月炎蒸又何说。
水精宫殿冰雪山,芙蕖衣裳菱芡盘。
老农背脊晒欲裂,君王犹道深宫热。
35、新秋晚酌(宋代-杨万里)
胡床东乡坐,秋风忽凄其。
老夫襄病骨,急令闭东扉。
西扉亦半掩,压风作东吹。
何必风及我,风入凉自驰。
睌蝉见谁说,我饮渠便知。
飞从何方来,径集庭树枝。
三叹复九咏,话尽新秋悲。
我老悲已忘,汝语复为谁。
老乌啼一声,不知蝉所之。
36、春日杂兴(宋代-陆游)
四十余年学养生,谁知所得亦平平。
体孱不犯寒时出,路湿常寻乾处行。
37、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宋代-陆游)
吾道久寂寞,不绝如一绵。
至人隐市麈,我辈何由见?安得世外士,与之共谈醼?僧话亦或佳,聊可过竹院。
38、秋懹(宋代-陆游)
心常凝不动,形要小劳之。
活火闲煎茗,残枰静拾棋。
晒书朝日出,丸药昼阴移。
意适还休去,悠然到睡时。
39、秋兴(宋代-陆游)
世事元看等一毫,纷纷宠辱陋儿曹。
雁行横野月初上,桐叶满庭霜未高。
细考虫鱼笺尔雅,广收草木续离骚。
更余一事君知否,卧听床头滴小槽。
40、秋兴(宋代-陆游)
老子虽贫未易量,风流犹在小茆堂。
蒲萄锦覆桐孙古,鹦鹉螺斟玉瀣香。
千点荷声先报雨,一林竹影剩分凉。
秋来便有欣然处,新种蓴丝已满塘。
41、夏中杂兴(宋代-陆游)
出赴盟鸥社,归寻梦蝶床。
愚为度世术,闲是养生方。
休歇书中癖,消磨酒後狂。
远游亦已矣,不复解轻装。
42、乙巳秋暮独酌(宋代-陆游)
安期与羡门,秦汉迹已陈,不如东平公,一剑隐红尘。
醉歌题市楼,墨色粲如新。
叱吒兴风云,约束山川神。
从我者谁欤?夜渡黄鹤津。
43、夏日四首 其三(宋代-陆游)
平明一浴汗无馀,坐觉胸中合太虚。舂玉作糜天所赐,不妨数箸进山蔬。
44、塞垣春(清代-奕绘)
佳日无风雨。相约向、桥南去。桥南不远,盘陀平正,瑶草如许。
向千岩、乍叩灵鼍鼓。振林叶、娑娑舞。更听之而神寂,幽禽枝上交语。
别院倚山坳,白云过、忽见窗户。绝代有佳人,坐窗里凝伫。
作霓裳、偷将仙乐,扬皓腕、点来新谱。侍婢卷珠帘,帘外山无数。
45、招隐桥(清代-夏敬颜)
丛桂小山发,言寻烟水遥。何人此肥遁,岩月若为招。
松暝入归鸟,云深出暮樵。似闻猿鹤怨,萝径晚萧萧。
46、百字令 题骆佩香秋灯课女图(清代-鲍之芬)
井梧秋劲,敞风疏露堪,尘空碧落。机杼初停勤荻训,一卷书抽故橐。
蕙质方柔,焦心独展,幽抱怜闺阁。令师贤母,凤雏清和孤鹤。
休怨伯道无儿,中郎今有女,堪承家学。习礼明诗应不愧,舅氏宾王姓骆。
宝婺光寒,蓼莪篇掩,吹彻江城角。琴台音窅,清灯辛苦纱幕。
47、生查子 送春同纫兰、畹兰作(清代-杨芸)
无计慰春愁,把酒邀君语。帘外落花风,蓦地催春去。
垂柳画桥阴,嫩碧惊疏雨。春意也阑珊,怕伴愁人住。
48、瑞龙吟·崇效寺看牡丹,用清真韵(清代-夏孙桐)
城南路。还见绣陌横芜,绀墙欹树。名花偏傍空王,石坛净扫,来寻胜处。
小延伫。无恙笑春人面,暖风当户。酣香染彻仙衣,亸烟簇簇,翩翩欲语。
多少繁华姚魏,酒阑云散,销歌沈舞。难得过门相呼,游侣逢故。
钿车锦障,都入伤心句。僧寮外、茶烟歇影,苔茵迟步。
寸寸斜阳去。何人向说,凭阑意绪。春事留残缕。休更问、明朝无端风雨。
对花慰藉,燕雏相絮。
49、长亭怨慢·丙申春暮,将去吴中,同人载酒,招游虎阜。赋此留别(清代-夏孙桐)
恁容易、江湖心冷。不语沧波,照人离影。倚醉风前,扣舷歌罢憺将暝。
鬓丝如此,浑怕向,青山映。苦说约归期,仨负了、冲烟渔艇。
大隐。话长安旧侣,几个断蓬飘梗。莺花梦里,早到处、送春愁更。
问一片、莽莽吴云,可留得、鸥边干净。只笛语江城,还趁梅风凄哽。
50、周世臣同年来京师酒楼话旧即返汴梁见赠一诗次韵奉答(清代-夏孙桐)
相逢乱后复何言,舌在相看各自扪。禽尚愿虚山未买,荆高客散酒难温。
炭炎炉上谁先觉,箭处弦边亦钝根。老向夷门寻旧隐,遥知城市似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