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育教学随笔

时间:2025-08-22 15:15:19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随笔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学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随笔1

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人从事地理教育教学15年,经历了几次的课改,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

一、注重双方交流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本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三、启发学生“多问”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教师可作饶有风趣的讲解,并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去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四、引导学生“好动”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也就在于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只能束缚学生的行动。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实际中去加以应用和发展,这样的“人才”又能有多大的创造力呢?明科此理,身为人师者,切莫把“好动”视为缺点,就把学生从“静”中解放出来,并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他们动手,使他们在“动”中去增长知识,去形成能力。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学生心理动态的发展,是否想探究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随笔2

成为一个合格的地理老师的前提是,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我们对老师的第一印象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除了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师德,学生在在成长期间接触到最多的人是老师,或者换句话说老师也就成为影响学生人生走向重要的人物之一。

师德,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是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就是老师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在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社会背景下,有多少危害学生的事件与不负责的老师有关,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净土,我们还未正式走上老师岗位,但我们也要为维护学生利益作出自己的努力,不能改变所有,从自身做起。将自己定位于一名合格老师,规范自身行为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教师行为规范:爱国守法、关爱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终身学习。

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之后,要思考自身学科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活动,并且要思考成为如何成为合格的地理老师。在接触一段时间的地理教学之后发现,学生对地理的认识不太正确,认为地理很难学,有不少同学在选择文科理科时,果断选择理科的原因之一,但是我想在这里说地理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比如各种有趣的自然现象以及各种魅力得景色。那么如何让学生也喜欢上这门有趣的学科,老师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老师在开始讲课的时候一定要吸引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地理学科产生自己的好奇心。

我上课的班级是两个理科班,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不大,或许有的同学抱着对地理学习的心态来应对会考,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发现又不少学生认为地理是一门非常难的科目,其实地理这一个学科里面包含着其他学科的内容,学生最主要的学会融会贯通,这其中老师的引导很重要。在理科班上地理课,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要求不太高,但一个班一周只有两节课,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远远比不上文科班,那对知识的理解也就要差一些。我在上课时讲到褶皱与断层这个知识点时,首先让大家了解概念性的知识,然后通过图片明确告诉学生如何形成、具体形态是什么样子,在我国比较典型存在的地貌有哪些。这样的讲课效果要比纯粹讲课好的多。

要想一名合格的地理老师,必须要有耐心、恒心、决心,不要将自己处于学生的对立面,而是要走进他们之中,随着学生的脚步,完善自己的教学。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随笔3

古人云:“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意思就是说,这件事很小,没有多大的功劳,不必挂在嘴上。可这举手之劳,究竟有多小呢?在三毛小学听课的过程中,我就碰到了这样的一件小事,而正是这件小事却让我感动至深。

当我们走进三毛小学五楼多媒体教室时,已经有好多早到的老师坐在座位上低声交谈着,交流着各自的信息,一股浓浓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而教室里那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课桌椅更让人赏心悦目(椅子插进课桌下面的空间里),便怀着一份期待坐到了靠窗的位置上……

不一会儿,二年级的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教室,迅速地找到各自的座位坐了下来,一切都显得那样井然有序。在周老师热情的引导下,师生们一起演绎着《雷雨》的'精彩,感悟着“雷 ……此处隐藏4645个字……”和“√”,但是,学生也看地很重。当某位同学因违反纪律而得了一个“×”时,该组的其它同学会批评这位同学;如果得了一个“√”时,全组都很高兴。这样做,不是教师一人单打独斗地管理课堂,而是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但是,这种课堂管理的作用是有限的。对纪律较好的班级而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于纪律本来就较差的班级而言,在班级管理手册上填写“差”和在批评栏内填写个别学生的姓名几乎没有作用。是这个班级和个别学生麻木了吗?还是年级上“不作为”?也许,是这种单一、机械的评价还有其它问题。每一个单元学习完后,都要进行单元测试。我们以前的地理教学中没有单元测试。有选择题、填空题、读图填图题、连线题、问答题等。题量不多,一般20分钟就能完成。

为了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我这样让学生们完成每章的单元测试题。前15分钟根据已经发的试题自己复习,但是不能把答案写在试卷上;独立复习完成后,再给5分钟时间,小组内可以讨论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但还是不能把答案些在试题上。最后20分钟时间才闭卷考试,杜绝作弊。凡是违反纪律的人,抄写试卷两遍,凡是不及格者,抄写试卷一遍,或者补考一次。考完后,试卷交给老师,等到下节课再分发给学生,同桌交换批改。

总体而言,这种单元测试方法效果比较好。看着那些为了考高分而努力的学生,我暗自高兴——有的急匆匆地查着课本,有的在在稿纸上边写边画,有的口中念念有词,有的凑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而且,从测试看,大部分学生还是掌握了基本知识。但是,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让有些后进生感到痛苦——仅靠他们的能力,他们难以达到我的要求;但是,如果他们作弊,则面临这抄写两遍试卷的痛苦。所以,有些学生干脆放弃——考试时他们睡觉,等到讲完试卷后,则“轻松”地抄写一遍。有个别学生逆反到什么也不做的地步。有一次,为了鼓励两位后进生考试,我降低了及格分数线,但引来了其他学生对我做法的不满——他们认为不公平!

尽管种种问题还未解决,但是,我们的新课已经上完,如何高效地复习,又是一个难题。

不管我怎么做,我的目的都是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啊!我知道我的做法还有问题,但是,我现在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对我的学生更好。所以,读书和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就成了提高自己的主要途径。当然,还要做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最佳途径,我认为,应该是以教学为载体,在理论的指导下,做教育科研。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随笔8

通过我在教学中的多次摸索与总结,我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下列的教学方法让我在教学中受益匪浅,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一、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究和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为了扭转当前学生不重视地理课的现象,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为此,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为了不使学生盲目、被动地学习地理课,首先要上好绪论课。运用丰富、生动、有力的实例,说明地理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在学习方法上既介绍地理学科的特点和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又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学习时“左图右书”,图文对照,填图作业做到具体规范等。

其次,精心设计引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言虽不是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如在讲“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时,先谈已经学过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然后导入新课,经过对于前面知识的复习,加深新知的神秘感,用这样的引入,可使学生兴趣盎然,都作好了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适当运用生动、形象、简炼的语言文字,寓地理知识于文学享受之中,能把学生引进兴趣盎然的境地,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时,我用快语描述:“新疆的地形就像我们平时吃的三明治一样,到底是什么一样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疆的?疆?字是如何浓缩新疆地形的吧。”学生倍感兴趣,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挖掘教材的幽默因素。在讲“北京”时便说:“我们来看看北京到底有何资本,为什么我们要定都北京,而不是定都东方八所呢?

其次,改变教材的组织形式。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增加幽默因素。在讲“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时说:“为什么香港和澳门会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呢,在他们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以后,它的经济又有何发展呢?”这样,可使学生精神焕发,解除疲劳。但也要避免用低级的趣味,冲淡教学的严肃性。

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诱发思维动机,就要根据学生实际和讲授内容,提出带有思考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如果有了追求知识的欲望,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再到“我爱学”,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机制。

漫画,寓意深刻,其味无穷。利用其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考。如在讲“水资源”时,我选了一幅《宇宙乞儿》的漫画。画面上地球伸出两只手,哀求道:“清施舍点水给我吧!”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这幅画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总之,要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仅要上好绪论课,还要改进教学方法,要改变满堂灌的做法,重视学生参与意识,师生共同活动,做到既有启发,又有讲练。还要根据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地理知识竞赛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成型发展,而且也开拓了一条培养学生“会学”、“爱学”地理的途径。

二、插叙教学法

在目前的社会制度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厌学地理的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地理教师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我在平日的教学中,恰当地利用插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地理成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地理教学的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利用谚语、成语、格言佳句以及生动有趣的事例或数字插叙,形象地描述和讲解地理事物的原理和现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创造一种美的境界,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讲《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重庆和拉萨纬度相近,为什么拉萨有“日光城”之称?而重庆却叫“雾都”?让学生分析解答后,我用“蜀犬吠日”这个成语进一步说明因四川盆地地势低,年降水量大,云量多,湿度大,云雾缭绕,日照时间少,所以四川的狗见天空出现了太阳而惊吠。这样,同学们就记忆深刻。

在讲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时,引用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宏伟诗句说明赤道的线速度最大。在讲长江准静止锋时,引用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说明两股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徘徊摆动一个月左右造成阴雨连绵的“梅(霉)雨”天气,同学们如身历其境,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特点的理解和巩固。

插叙在地理课中的妙用,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课堂效率,有着独特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时,教师必须在备课时狠下功夫,博览众采,有的放矢。插叙的内容要紧扣教材,务求实用,切忌搞花架子,流于形式。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