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5-10-09 06:39:10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15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喜欢动手操作,能与同伴合作榨出果蔬汁,并用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发现的结果。

2、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果蔬汁在颜色、味道等方面的不同,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表征纪录。

3、知道果蔬汁有丰富的营养,愿意多喝果蔬汁。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1、各种榨汁机若干

2、新鲜水果、蔬菜若干(西红柿、橘子、香蕉、菠菜、芹菜等)

3、糖、蜂蜜等若干

4、图文并茂的记录卡纸若干、大汇总表一个

5、操作时用的各种小勺、小盆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橘子汁、西红柿汁”引发幼儿探索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的手绢下面藏的是什么吗?”师幼共同说:5、4、3、2、1,老师打开手绢。

2、请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他认为是什么东西。

3、请幼儿观察自己桌上的两杯果蔬汁,通过闻味、观察发现有果粒等方法知道是果蔬汁。

4、你觉得这会什么水果、蔬菜汁呢?为什么?

5、到底是什么呢?请幼儿品尝。

二、鼓励幼儿自选材料动手榨果蔬汁。

1、除了橘子和西红柿,还有什么水果、蔬菜可以榨汁?会是什么颜色?味道的?

2、出示各种果蔬,提问:怎样做?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3、幼儿自选材料进行榨汁活动,

⑴、活动前老师提出操作要求:

※每组幼儿自己分工,选出一名纪录的小朋友,操作结束后,要将操作结果(榨的是什么?有没有汁?多还是少?是什么颜色的?会是什么味道的?汁里渣粒剩余的多少?)记录下来。

※在操作是要注意安全,可以请周围的老师来帮忙。

⑵、幼儿操作时,教师注意指导观察幼儿操作过程,引导幼儿及时纪录观察结果。

⑶、操作活动后,每组请一名幼儿到前面介绍自己组的记录结果。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的汁多?有的汁少?有的'没有汁?怎样才能炸出汁来?

三、在品尝活动中,感受果蔬汁的不同味道。

1、“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鼓励幼儿用小勺随意品尝自己、同伴榨出的果蔬汁。

2、在品尝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将表示好喝或不好喝的标志贴在相应的大统计表里。

3、请幼儿观察统计表。

※鼓励幼儿说一说哪些果蔬汁是好喝的,告诉孩子们果蔬汁非常有营养,要多喝果蔬汁。

※和孩子们一起找找那些果蔬汁是不好喝的。提问:果蔬汁非常有营养,怎样才能让蔬菜汁变得好喝呢?

4、出示老师提供的各种材料,鼓励幼儿进行尝试,幼儿操作前,教师要提出相应的要求。

5、鼓励幼儿再次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四、小结自然结束,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将用过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分别放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

2.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优秀品质。

3.掌握双脚连续跳跃的'能力,发展腿部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

跳袋8个,绒布球40个。

【游戏玩法】

小袋鼠要一个接一个要双脚并立跳过草地,捡起粮食装进跳袋后,然后掉头调回起点处,与第二名幼儿击掌,第二名幼儿出发,游戏继续,以此进行。规定时间内渠道的粮食多的小组获胜。

游戏规则:

1.在游戏过程中,当说完"跳"字后,幼儿才能向前跳。

2.必须击掌后第二名幼儿才能出发,不能抢跑。

3.幼儿每次只能取回一个绒布球。

【安全提示】

1.游戏必须在平坦的场地上进行。

2.根据幼儿能力适当调整双脚连续向前跳的距离。

幼儿园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轮流谈话,不抢着说话。

2、能围绕"新年礼物",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验。

3、学习通过小组谈话交流以及教师提问的方式,逐步把握谈论新年礼物的经验。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福气猫手偶。

2、语言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复习童话故事,引出谈话活动。

(1)教师播放童话故事,幼儿倾听。

(2)教师引导提问,帮助幼儿回忆故事。

2、引导幼儿自主进行谈话活动。

(1)幼儿讲述自己收到的新年礼物,教师巡回参与各小组谈话,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交流。

(2)请个别幼儿对全班讲述自己的"新年礼物",教师对幼儿谈话的内容进行重复和补充。

3、谈话:新年的礼物。

(1)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谈话。

(2)幼儿按照教师的`提示讲述自己得到的新年礼物。

4、迁移谈话经验,讲述"新年的礼物"。

(1)幼儿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再集体面前交流。

(2)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提醒幼儿耐心地倾听同伴把话讲完,不随便打断同伴的话。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好朋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引导幼儿认识红包的积极意义。红包里大多是金钱,而红包的深层意义或者说更为健康的意义是寄寓一种新年的祝福—期盼孩子在新的一年里顺利、健康和快乐地成长。所以本次活动重在“祝愿”的意义,孩子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祝愿,有的说要送红包给爸爸妈妈,希望爸爸妈妈工作不要太累,有的说送红包给爷爷奶奶,我以后不再调皮了,我爱你们。这些话语表达了孩子的情感发展,突出了红包的深层意义。

幼儿园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教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回忆和想象,描绘简单物品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小朋友把自己观察和想象的东西表现在纸上。

……此处隐藏7161个字……儿跟不上节奏。因此,在活动中,我及时调整。让幼儿跟着老师的儿歌来感受8分音符。

幼儿园大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能有目的地观察图片,找出图中的相反意思。

能仿照儿歌的格式仿编儿歌并能朗诵和表演。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仿编的句子要简短、押韵。

难点:幼儿仿编的句子要简短、押韵。

活动准备

幼儿已学过词汇游戏“反义词”,有初步的相反概念:⑴动物图片6张、 ⑵汉字条“什么×,什么×?”6条、 ⑶红绿圆形卡片各1张、 ⑷录音机及音乐磁带《小司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反义词”

听音乐做律动《小司机》到对比王国,两段音乐中间玩游戏《警察与司机》复习所学的反义词。

(采用游戏法复习反义词能让幼儿在玩中渐入主题)

二、观察图片,找出图中的相反意思。

1、出示图片,幼儿观察,教师提问:

(1) 对比王国里有哪些小动物?

(2)这些小动物有的胖、有的瘦、有的个子高高的、有的个子矮矮的,我们刚才说到的反义词有的都能在它们身上找到,请小朋友找一找,哪两个动物身上有相反意思呢?

2、幼儿自由发言。可在一对动物中找多对反义词,也可在一个动物与多个动物中找反义词。

(此环节承上启下,是为下一个环节打基础的,也是发散幼儿思维的一个环节。幼儿在这个环节中表现活跃,说出了老师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反义词。在老师的表扬中幼儿兴趣进一步提高了。)

三、学习儿歌并仿编儿歌。

1、教师按儿歌内容把小动物分成六组。教师编一、二组的儿歌内容,让幼儿感知儿歌格式。

2、引导幼儿用“什么……什么……”的句式仿编后四组儿歌内容。对编得好的句子全班齐诵,不够合适的句子引导幼儿修改。

3、给儿歌取名字——对比歌

(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于仿编句子,幼儿会想出很多好答案,但仿编儿歌幼儿接触并不多,再加上句子要押韵就更难了,儿歌中尽量用幼儿编的句子,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对于较难的句子,如:什么轻,什么重。跷跷板上的狗和熊。

幼儿的句子不押韵,在教师提示和幼儿的修改中也能编出来。整个过程幼儿注意力集中,积极动脑,对编诗歌这一新的`形式很感兴趣。)

四、朗诵并表演儿歌。

1、采用全班齐诵、师生问答和分组问答的形式朗诵儿歌。

2、鼓励幼儿自编动作表演儿歌。

(采用不同形式朗诵儿歌并让幼儿自编动作表演,课堂上既达到了动静结合,又让幼儿体验到了自编的快乐与儿歌的韵律之美。)

五、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把身边事物的相反意思找出来编儿歌。

(这节课是学前班上学期的语言课内容,很普通的一节课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与施教,成了一节不错的课。整节课老师教态亲切,对教材的难易程度把握得当,对幼儿的启发引导自然,教具很美很实用,黑板板书有条理,整节课能做到首尾呼应、动静结合,如果参与编儿歌的幼儿更多那就非常完美了。)

活动反思:

幼儿在学习中不仅会巩固反义词,还会提高了艺术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发展了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整体效果不错

小百科: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15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探索、发现筛子能分离大小不同混合物的原因。

2、学习用不同的筛子分离东西,发现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物的关系。

3、能大胆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重难点:

幼儿发现筛子能分离大小不同混合物的原因

能根据分离物的大小选择适合的筛子。

活动准备:

1、筛子若干个、筷子、勺子、调羹等;

2、分组操作材料:大米和红豆混合物、蚕豆和红豆的混合物、大米和面粉的混合物,盛分离物的塑料盘子若干

3、视频《生活中的筛分现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混合物,设疑。

1、教师出示红豆和大米的混合物,以情景导入活动。

(师:今天,王阿姨家的小弟弟把大米、红豆混在了一起。请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助她,把混在一起的粮食分开。)

(师:怎样把大米、红豆分出来?)

2、提问:有什么办法能把两样混在一起的东西分开?幼儿自由猜想。

3、幼儿操作,使用筷子、手抓、调羹等工具分开混合物。

(师:你们分完了吗?用的什么方法?你觉得快吗?)

二、初次尝试:发现筛子能分开东西的原因。

1、教师以带来神奇的工具出示筛子,引导幼儿认识,知道筛子上有筛孔。

(师:你发现了筛子上有什么?这叫筛孔。如果东西放在上面就会漏下去。所以要用盘子接住漏下去的东西。)

2、幼儿合作用筛子筛分大米和红豆的混合物。

3、教师及时跟进,予以启发引导与深入。

(师:大米和红豆分开了,请你们把它们送回家。)

4、集中讨论,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启发幼儿发现:比筛孔大的东西留在筛子上,

比筛孔小的东西会漏下去

(师:筛子的本领就是能又快又方便地把混在一起的东西分开。)

三、教师出示新的混合物,再次设疑。

1、教师出示蚕豆和红豆的混合物、大米和面粉的混合物。

2、出示大孔筛子和小孔筛子,请幼儿比较它们的`不同。

四、再次尝试:发现筛孔与被分离物大小的关系

1、幼儿动手操作,选择合适的筛子分离不同的混合物。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教师分别使用不同的筛子来分离混合物,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师:要根据分离物的大小选择适合的筛子)

五、了解筛子的作用。

1、在小朋友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能用到筛子的本领,让我们的生活变的很方便?幼儿自由交流与讨论。

2、视频《生活中的筛分现象》(农民用竹编做的大竹筛筛选着稻种,农妇用米箩淘洗大米,茶叶包,夏天的蚊帐,家庭中的地漏以及捕鱼的鱼网等),扩散幼儿的思维。

六、留下疑问,发散思考。

1、出示大米、蚕豆、红豆、面粉的混合物,请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分开。

2、请个别幼儿来试试看。

延伸活动:

1、在科学角,放置不同大小筛孔的筛子和各种混合物,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和发现。

2、继续找找生活中的“筛分现象”。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