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10-27 15:15:08
中班教案10篇(必备)

中班教案10篇(必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从小要有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1盆干枯的花 1盆水 抹布 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想一想: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几个问题,总结活动区的活动。

1、请一名幼儿回答她在美工区都做了些什么?在幼儿坐下时,教师提问:“请等一下,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请把你的手举起来,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幼儿回答:“手脏了,都是颜色----”)老师:“那好,待会儿,我们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2、老师:“前几天下了场雨,把我们班的玻璃都弄脏了,溅上了些泥点,待会儿,我想请位小朋友想个办法,能不能把玻璃变得像原来一样清洁呢?”

3、这时,保育员老师搬上一盆打蔫儿的花,问:“小朋友你们看,放了几天假,咱们班这盆花怎么变成这样了,叶子都---(颜色怎样,请幼儿上来摸土的感觉)”幼儿:“好象生病了,快死了。”老师:“那我们快帮帮它,把它救活吧!”

4、老师请三个小朋友分别去完成那三个任务,想个办法把问题解决(引导幼儿去用水解决,并发现水没有了。)

二、 说一说,听一听

1、教师首先表现出很着急(表情、动作),引导启发幼儿,想想为什么水没有了?可能是流干了!

2、教师问保育员老师:“您知道为什么没有水了吗?”保:“哦,关于这件事呀!早晨来园时我看到水管滴答、滴答地漏,足足漏满了1盆,而且小水滴还跟我说了许多话呢!”教师:“说的是什么呢?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呀?”(想---)保:“那好,现在就请小朋友听一听我和小水滴之间的一些对话吧!”(出示1盆水、放录音)

3、教师:“哦,原来是这样呀!”

提问:1)为什么没有水了?

2)这盆水是从哪来的?

3)你们看小水滴这么的生气、伤心,我们怎么才能让小水滴不伤心,不生气呢?

(启发幼儿做错事后应该怎样,并表示不再浪费水了,要节约用水)

三、做一做,试一试

1、启发幼儿用滴漏的.那盆水把刚才没水无法做的事做完,谈一谈感受,强化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讨论:

1)在平时如何做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2)我们班小朋友都懂得要节约用水了,那么我想请你们回家后想个好办法,让全国的小朋友都像你们一样做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3、打开水闸,老师:“刚才我们也向小水滴道歉,并且保证以后要节约用水,不再浪费了,小水滴应该不会伤心了,是不是已经原谅我们了呢?现在我们去盥洗室找一找水吧!”

2 故事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能用响亮的声音、较完整的语言讲话。并有礼貌讲 话的意识。

2、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知道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

1、与故事相关的图画、头饰、道具等。

2、本班幼儿排好的情景表演。

3、布置好的情景场地。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吸引幼儿。出示狐狸。"你们喜欢狐狸吗?为什么?""今天这只狐狸跟以往的不一样,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呢?我们来听故事《光说不做的狐狸》就知道了。"

2、幼儿欣赏故事,熟悉理解故事。

(1)幼儿欣赏故事,说说故事中的狐狸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它说话不算话,只知道说却不做。并说说自己有没有光说不做的时候。)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初步理解故事。

(3)先后出示三幅图画,帮幼儿回忆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动作。进一步熟悉理解故事。

3、幼儿自选头饰表演,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指导语:看了他们的表演,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呀?

4、玩游戏"小动物种菜"。

(1)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指导语:大象伯伯家有很大一片的菜地,是空空的。他想请小动物帮帮他,让他的地里种上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你们觉得可以种什么呢?(幼儿说说)

(2)交代游戏玩法:说完自己想种什么后,去拿一样工具一些种子到菜地里去种。先用铲子翻翻地,再浇水,最后撒种子。几名幼儿与教师一起扮狐狸。秋天到了,小动物去收获果实,用礼貌的语言请客人吃自己的东西。

5、活动结束,收拾场地。

附故事:(光说不做的狐狸)

春天到啦,小动物们都忙着种菜种瓜。只有狐狸动荡荡西逛逛,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做。

这天,他来到熊大哥家门口,看见熊正正准备刨地。他走过去问:"哟,熊大哥,你准备种什么呢?"熊说:"是你呀,狐狸,我打算种红薯,你准备种什么呢?"狐狸拍了拍胸膛说:"我想种一大片西瓜,夏天吃西瓜,又甜又解渴。到时候我送你一个。"

与熊说了再见,狐狸又来到山羊姐姐的家门口。看见山羊正准备浇水。他走过去问道:"哟,山羊姐姐,你准备种什么呀"山羊说:"噢,我打算种白菜。你准备种什么呀?"狐狸摇头晃脑的说:"我想种人参,多有营养啊。到时候我送你一支。"

离开山羊的家,狐狸又来到小兔子家门口。小兔子正在家门口的地里撒种子。狐狸走过去问:"小兔子,你在种什么呀?"小兔子说:"我在种萝卜。你准备种什么呀?"狐狸神气的昂着头说:"我想种草莓,又酸又甜真好吃,到时候我送你一篮。"

其实呀,狐狸根本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嘴里说说罢了。

一转眼秋天到了。熊带来他种的红薯,对狐狸说:"狐狸狐狸,我请你吃红薯。"山羊带来他种的白菜,对狐狸说:"狐狸狐狸,我请你吃白菜。"小兔子带来他种的红萝卜,对狐狸说:"狐狸狐狸,我请你吃红萝卜。"可狐狸什么也没有种,他低下头说:"谢谢你们,真不好意思。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们吃的。"

山羊姐姐走上去拍拍狐狸的肩膀说:"小狐狸,光说的好是不行的,还要真正做的好啊!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学唱歌曲《过新年》,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新年的庆祝活动。

技能目标:尝试用身体动作自由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鞭炮”音效;“热闹的新年”图片;《过新年》歌曲音频、图片及图谱。

材料准备:彩带(人手两条)。

活动 ……此处隐藏5235个字……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它为孩子带来了快乐;能够做一次会飞的风筝很高兴等)

4. 你是不是也愿意让朋友们快乐呢?你愿意做些什么来让朋友感到快乐呢?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10

一、活动思路

(一)活动来源

最近班上有一个小朋友在儿童医院走丢,通过调查发现班上25人中有10人曾走丢过,因此有必要开展一次防止走丢的安全教育课。而且中班幼儿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相应扩大,遇到的危险也相对增多,所以在此阶段开展这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是可行且必要的。

(二)活动过程:先设计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出去的时候怎样跟着家人不走丢;第二个场景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在爸爸、妈妈手里有东西,没办法拉着手时怎么不走丢;第三个场景的目的是在超市时怎样不走丢。然后播放动画片《生活习惯,出门手拉手》,进一步巩固幼儿这方面的安全意识。

(三)活动价值:加强幼儿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四)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怎么样不走丢。

(五)活动难点:诱惑情境的创设。

二、活动方案及实施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外出的时候要跟随成人不丢失。

2、了解走失的后果,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很多幼儿有走丢过的经验

2、物质准备:家长帮助幼儿画走丢时的情景

(三)活动实施

1、用幼儿亲身经历的事件引入——有一个小朋友去医院看病时走丢了

师:xx生病了,妈妈带他去儿童医院看病,最后走丢了。儿童医院你们有没有去过?

幼:去过。

师:小朋友生病了都要去儿童医院看病。儿童医院里的人怎么样啊?

幼:很多。

师:那天xx的妈妈带他去看病,他的妈妈去付钱,拿完药之后,一转身,哎呦!xx不见了,他自己坐电梯从一楼坐到了三楼去玩了。最后一位好心的阿姨发现了xx,把他送到了妈妈身边。

师:xx,事情是不是这样子的啊?

幼:是的。

师:你当时走丢了心里怎么样啊?

幼:很疼。

师:后来把你送到妈妈身边,妈妈看到你后怎么样啊?

幼:妈妈也很疼,妈妈哭了。

师:妈妈为什么哭啊?

幼:妈妈找不到我。

师:妈妈找不到宝宝,心里又紧张又害怕。那下次能不能乱跑呀?

幼:不能。

2、拿出幼儿事先画好的图画,画的内容是幼儿曾经走丢的情景。教师引导幼儿讲述何时何地走失,以及当时的感受。

画1:两岁时,在大楼旁走丢。幼儿哭,妈妈哭。

画2:三岁时,在65路车站走丢。妈妈头发竖起来。(妈妈发火了)

画3:四岁时,在超市走丢。妈妈叉着腰。(妈妈有点生气)

师:你们跟家里人走丢危险吗?

幼:危险。

师:有什么危险啊?

幼1:会被老拐子拐走。

幼2:会给坏人卖掉的。

幼3:坏人会把你骗到山上砍柴。

幼4:会被车子撞到。

幼5:爸爸、妈妈很想我。

师:所以出去时要跟着谁啊?

幼:爸爸、妈妈。

师:如果不是爸爸、妈妈带着出去的,你要跟着谁?

幼:爷爷、奶奶、阿公、阿婆、我们家人、舅舅。

师:不管是谁,谁带你出去你就要跟着谁。

3、游戏:跟大班的幼儿一起玩娃娃家。(大班幼儿扮演爸爸、妈妈,中班幼儿扮演宝宝。)

师:今天天气真好,宝宝要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散步了,怎样跟着他们才不会走丢呢?

(部分幼儿进行游戏:大班幼儿领着中班幼儿"散步")

师:他们是怎么跟着爸爸、妈妈出去的?

幼:手拉手。

师:刚才爸爸妈妈拉着宝宝的手。这次,爸爸妈妈两只手都拎着篮子,无法用手拉着宝宝,你们想一想,怎么样跟着爸爸、妈妈出去不走丢?

幼:拽着衣服。

(另外一部分幼儿进行游戏:大班幼儿双手拎着篮子,领着中班幼儿"散步")

师:你们是怎样跟着爸爸妈妈的?

幼:拽着衣服。

幼:搂着膀子、挽着胳膊。

师:当爸爸妈妈手里有东西,没办法拉着宝宝的手时,可以拉着他们的衣服或是挽着他们的胳臂。

4、游戏:去模拟超市中活动

师:去超市买东西,超市里的人多,东西也多,爸爸、妈妈买东西,没办法看着你,想想应该怎么样才不会走丢?

(幼儿开始游戏)

师:有没有宝宝走丢啊?

幼:没有。

师:超市里的人那么多,你们怎么会不走丢的.?

幼:拽着衣服。

师:爸爸、妈妈和宝宝今天真能干!在人多的时候,爸爸、妈妈手中都有东西,没办法拽着你的时候,你们应该紧紧地跟着爸爸、妈妈。能不能乱跑啊?

幼:不能。

师:乱跑就会丢掉。今天你们有没有乱跑啊?

幼:没有

师:宝宝们真能干。爸爸、妈妈抱抱你们的小宝宝。

5、看动画片——生活习惯,出门手拉手

师:看看巧虎出门是怎样跟着爸爸妈妈的?

师:不管走到哪,都要手拉手。想跳的小朋友起来跟着小虎一起跳一跳。

师:刚才巧虎出门的时候,和家人手拉手。以后,小朋友出去的时候也要跟家人手拉手,一起走,才不会走丢。知道了吗?

幼:知道了。

(活动结束)

三、活动效果

使幼儿认识到了走丢的严重后果,知道出门的时候要怎样跟着家长才能不走丢,初步达到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目标。

四、活动反思

(一)活动亮点

此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抓住了教育契机

契机1:最近班上有一幼儿走丢。

契机2:抓住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在中班进行这样的活动,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契机3:社会上拐卖小孩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活动不足

情境中的诱惑性不是很大,且幼儿处于课堂环境中,有老师在反复强调,因此活动中所创设的环境跟实际环境相差甚远。

(三)活动建议

1、在上课之前要跟举例子的幼儿打招呼,不能把孩子不好的事情在班上讲。

2、可以创设一个大一点、诱惑性更强的环境,甚至整个幼儿园都可以成为一个环境。因为"离儿童生活越近的教育才能有效。"

《中班教案10篇(必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