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想的力量》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梦想的力量》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梦想的力量》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能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3、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梦想”是什么?)
1、自读阅读提示,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3、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⑴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⑵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
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三、精读课文,走进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一)学习1、2自然段
1、读第一、二自然段:
⑴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⑵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出示文字资料:非洲缺水资料。
⑷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二)学习3~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实现这个梦想具体分几个步骤?
2、学生自学。
3、反馈:(“梦想”怎样实现的)
(1)筹集70块钱(板书)
瑞恩为攒够这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a、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朗读。
b、感受70元的来之不易
(2)筹集xxxx块钱(板书)
当他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xxxx元时,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就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他的执着感动了好心人。妈妈的一位朋友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短短2个月,就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3)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板书)
同年9月,当他听工程师说人工凿井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xx个人干10天才可以完成时,他——读: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xxxx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除了瑞恩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外,还靠什么使瑞恩的梦想成真?
4、回顾梦想实现的经过
四、设身处地,升华题义
1、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村里的5000个孩子一起出来欢迎他。人们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感激的泪水。
2、齐读句子,出示: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
3、感受: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1)读14 ~17自然段,找出具体的事例。
(2)学生交流、
4、写话练习
出示: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
5、讨论:
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从书本中勾画出: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能够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
五、课外延伸
《梦想的力量》教案设计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通过自学,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⑵能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
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⑴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自主阅读。
⑵抓住关键问题,研读重点,体会瑞恩梦想的伟大和它所产生的力量。
⑶拓展资源,深化梦想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此处隐藏31724个字……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奖励……瑞恩把所有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①这些额外的家务活对只有6岁的小瑞恩来说太不容易了!仔细读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用心,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或者使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感受到了什么?
②创设情境:读着,我非常感动,因为——
读着这个词(句)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随机采访:假如你就是小瑞恩,你费力地拖着笨重的`吸尘器,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累吗?你想过放弃吗?你是怎么想的?
全家人都去看电影了,你一个人留下来,难道你不想去吗?你心里想——
北风凛冽,天寒地冻,难道你不想呆在屋子里暖和暖和?因为——
(板书:不懈努力)
③老师从课外了解到,为了筹集这70元钱,瑞恩是从1月份开始做额外的家务活的,课文告诉我们他一直坚持到——(4月下旬),也就是说,瑞恩整整坚持了4个月。
在这4个月里,他放弃了玩的时间,放弃了玩的机会,遇到困难,瑞恩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回读梦想的句子)
他坚持不懈地做着每一件事,就是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梦想——(回读梦想的句子)
(设计理念和意图:阅读教学要求注重朗读的指导,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对瑞恩梦想的句子,我采用了复沓回环的处理方法。第一次找出句子,初读感知;第二次在了解非洲严重缺水的情况后再读,感受瑞恩梦想的强烈;第三次在想象瑞恩干家务活的情景后又读,体会瑞恩对梦想的执着和坚定。三次朗读,三次回环,既培养了语感,又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的情感螺旋式上升。)
④做了4个月的额外家务活,终于攒了70元钱,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板书:水泵)他还在继续努力吗?从哪里知道的?
瑞恩还小,他不知道xxxx元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来挣更多的钱吧!”
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板书:筹集xxxx元(打一口井)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从板书上,你有什么发现?
他需要筹集的钱越来越多,需要付出的努力也就——(越来越大)。瑞恩动摇了吗?
读出瑞恩的坚定。(试读。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读出瑞恩的心声(齐读)。
(设计理念和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我试图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词句,想象瑞恩干额外家务活的情景,入情入境地体会和感悟瑞恩的内心想法,有感情地朗读等途径,促使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逐渐丰满脑海中瑞恩的形象,理解瑞恩对梦想的坚定和执着,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
(2)同学、老师以及其他人的支持
①xxxx元,是个不小的数目。如果让瑞恩通过干活来攒够xxxx元,实在是太难了。可是后来,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瑞恩居然就筹齐了打一口水井的钱。这是因为——(他还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
a.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很快,瑞恩的故事传遍了加拿大。
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引读:大家都被瑞恩的梦想所感动,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于是——
b.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没过多久,另外一张支票寄到了。从此以后,瑞恩不断收到捐款,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瑞恩筹齐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c.瑞恩的老师没有想到,一个孩子能有这么大的决心。她号召班上的同学加入捐钱打井的行列,还通过有关部门,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3)小结:帮助瑞恩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心与心相连,爱与爱汇聚,于是,瑞恩的梦想变成了大家共同的梦想,瑞恩的爱心感染和带动了大家的爱心。最后,瑞恩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板书:共同梦想爱心汇聚)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
1.朗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功的喜悦。
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建成了。xxxx年7月,瑞恩和爸爸妈妈坐着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我们一起读读他们和非洲孩子们相见的情景吧!(学生齐读15-16自然段)
2.写话练习。
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井旁,看着清澈见底的井水,你会说些什么呢?(自由选择一个人物写)
如果我是瑞恩,我会说——
如果我是瑞恩的父母,我会对瑞恩说——
如果我是非洲安格鲁的孩子,我会对瑞恩说——
如果我们是非洲人民,我们会真诚地对加拿大人民说——
(设计理念和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用角色体验和想象写话,引导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写中抒情,读中蕴情,说中表情,激励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在交流讨论中,学生将感受到“瑞恩的井”在安格鲁村民的生活中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喝洁净的水”给非洲的孩子带来的变化。下一环节——突破难点“感悟梦想的力量”,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了。)
3.感悟梦想的力量
(1)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上这位老人说的话。
是啊,水就是生命。水井,给非洲的人民带来了福音。他们能喝上洁净的水,身体健康得到保障,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瑞恩和我们的加拿大朋友),归功于——(瑞恩的梦想)。
(2)补充介绍:xxxx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帮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到xxxx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70多口水井。
(3)课件出示: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
男女生读。齐读。
(4)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体现在哪里?
4.读了瑞恩的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准备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设计理念和意图:新大纲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此环节的设计,意在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
5.广告说得好:心有多宽,天空就有多远!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精彩!
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同学们,为实现我们的梦想不懈努力吧!
让我们记住——(齐读两句广告语结束)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