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节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节心得体会1天涯游子,独在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的夜晚,走在市民广场,看着洁白的月亮,思绪如潮,铭记心情。
月是故乡明。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可是,此刻望着月亮,我迷惑,我的梦是什么,人们苦苦追求的又是什么?城里的月光高悬在城市的上空,倒影大湖,但由于路灯和建筑物上灯光照射出的强光,相反到把月光那种如水的温柔和静谧削弱,广场上人们轻歌曼舞,一帮年轻人,放起一个个孔明祈祷星星点灯,将城市的夜空点缀的更加明亮。此时的夜晚,不禁会想起家乡的月亮,我的家在大别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里,哪里群山环绕,一条美丽的.小河蜿蜒前行,终极巢湖,中秋的夜晚,家乡的月色非常的明亮,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此刻也一定和我一样,欣赏着如梦的月色。我时常想,一样的月光,却照着世间万物,众生百态,而每个人对此夜的月色感触也一定各有思绪,但如果单纯从欣赏的角度看,乡下的月色更加妩媚,更加恬静。因为,乡下的夜空底色单纯,在乡下过春节的人们都知道,夜晚乡下放的烟花会更加烂漫,一旦你看过这烂漫的烟花,在城市无论烟花如何的绽放,都抹不去你记忆中乡下烟花的绚丽。
佳节倍思亲。而立之年,社会给予我们的压力太大,人人也许都想过上一种逍遥的生活,但谁又能如愿?总有或多或少的牵绊,年逾古稀的父母需要我们去尽孝道,天真烂漫的子女需要我们去用爱呵护,相濡以沫的配偶需要我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需要我们用心牵挂,同学、朋友、伙伴以及同事需要我们用情去联系,人的社会性,注定人需要负责任,曾经的仗剑天涯,笑傲江湖,在岁月翻过痕迹的时候,留下的只是梦想,而这种梦想在心底一直不曾挥去。
纸包的月饼。小时候,生活清苦,中秋夜晚,家中兄弟姐妹围绕一块用油纸包的大约有中秋之夜的月亮一样大小的月饼,等待父母用刀切开,姐姐是老大,那个时候,她总说,我喜欢吃月饼的壳(面粉做的),把剩下的月饼瓤子留给我们,那时的月饼中间有冰糖,每当有人吃到冰糖,微笑发自内心。现在想一想,姐姐喜欢吃月饼壳,和妈妈喜欢吃鱼头有着一样的意境。姐姐初中没上完,就和家乡的人们一道出去打工,为人善良又聪明好学的她在温州一家工厂从事质检工作,我和哥哥的学费大部分都出自她那双勤劳的双手。记忆中,出生在70年代的农村人们,那时候的生活艰辛和清苦只有我们自己一路走过来,才会有深深的感触,我曾经将姐姐吃月饼的故事讲给我的朋友听,我的朋友深表同感,因为这个故事让朋友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过去的痛苦和快乐。
幸福在哪里?人们追寻很久什么是幸福,但一直没有精确的答案,是物质生活的富裕、同堂几世的天伦还是心灵深处的满足呢?人们都无法准确描绘。我曾经问过我的长辈,他给我举过一个例子,炎炎夏日,正是农村“双抢”(抢收抢种)的关键期,那个时候,人们要顶着烈日,佝偻着腰身,双手不断的将一棵棵秧苗赶在立秋到来之前移栽完毕,他说,大家都一起插秧,你能够第一个将这一垄秧苗插完,你就能第一个上岸,坐在田埂上,喝上一口大碗茶,看看你刚插的秧苗,你就会感到满足,感到幸福。我觉得长辈的话很有道理,但这种道理只有我们这代人经历过才能懂得,幸福应当是一种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满足。如今,社会愈发进步,楼高了,路宽了,人胖了,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远了,很难感觉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这是为什么?一首《春天里》风靡大江南北,源于此。
中秋节心得体会2今天的夜晚,很静很静;今天的月亮,很亮很亮;今天的人们,异常兴奋;今天的笑声,络绎不绝……今天晚上,在大人和小孩子们持续不断的说笑声与欢笑中,我们一家人迎来了月亮冲破薄薄的云雾—月圆的那一刻。
那一瞬间,孩子们的欢笑声似乎多了,大人们说笑声的音量似乎高了。大人们和我们几个小孩又说笑了一会儿,奶奶站起身来拿了西瓜、香蕉等水果摆在窗台上,又拿了一盘月饼放在窗台上,说是要祭祀月亮,与此同时,我们大家伙一起面对月亮,许下各自的一个愿望。
过了一会儿,奶奶给我们讲中秋节的`由来和吃月饼这个风俗习惯的由来。听奶奶说中秋节是因为嫦娥偷吃了不死药,飞上了天,后羿非常思念妻子,所以才有了这个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中秋节。中秋吃月饼是因为元代的朱元璋起义时用月饼来传递消息的,后来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就下令把月饼分给平民百姓,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这才有了中秋吃月饼这个风俗习惯。
该吃月饼啦!只见大家手里都拿着一个月饼准备吃。我咬了一口月饼,啊!真香、真脆、真甜。里面的青红丝、芝麻、冰糖、葡萄干等美味一起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今天的月饼我吃的格外香,格外甜,格外脆,格外酥,因为在做月饼时,我也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大人做月饼,所以这月饼我才吃的非常香、非常甜。
吃完了月饼赏完了月以后,就该吃晚饭了。奶奶可真热情啊!做了一大桌子菜让我们吃,有红烧鱼、肉勾鸡、糖醋里脊,还有许许多多的凉菜,让你看的眼花缭乱。大人们一边吃,一边说着。我们小孩可就不同啦!小孩不用和大人说话,“主要任务”就是吃,还没等大人吃完,我们几个小孩早已吃得满嘴流油,肚皮溜圆啦!
今年的中秋节真美啊!我期盼着下一个中秋节的到来。
中秋节心得体会3月,世世代代,一如既往的挂在夜空中,如此耀眼,如此迷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啊明月,你为何会如此,如此不知疲倦的,往往复复的升起和落下?是为了感慨人世见的悲欢离合,还是为了祭奠已逝的灵魂,还是向在黑暗中孤苦的人带去一丝丝光亮?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啊明月,千百年来,你总是世人所咏赞的对象,你似乎注定成为孤独寂寞人的精神依靠,是落寞无助人的.听诉者,仿佛人们已将世上所有的情感已寄你于一身。难道,你那阴情圆缺的变化,就是对人间人情冷暖,世事沧桑的感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啊明月,千千万万的人此时都饱含着离别之苦,只有抬头仰望天上的你,享受着月光浴,才能感受到自己牵挂的人与自己心心相印,不离不弃。是你,让寂寞的心不再无依无靠,让愁苦的思绪不再四处漂泊。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是啊,今晚是中秋啊!我早已盼望已久的月,此时如一轮金莹的玉盘,将人间大地笼罩在一片浅浅的金色光辉之中,月让所有的事物都像注入了情感一般,一切的事物都仿佛向月低声诉说自己无尽的心事。
此时,我的新似乎早已被月的美所震慑,我屏住呼吸,感受着月的纯美,温柔和静谧。就这样,静静地,让明月清风带走我无尽的思绪,缓缓飘升,最后消失不见。我无声了,我那绵延不断的情愫也被牢牢地定格住,时间也仿佛在此时停滞下来,不再流逝。
望着铰接的明月,让人不禁 ……此处隐藏4189个字……吃了一点东西,就是感觉中国人口太多,都要站在外面拿号排队等候才能进去用餐,回到家,老公把月饼送到嘴边,也不想吃了,中秋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两年没见小乐,话题自然很多,八卦、见闻、心得体会,通通倒出来,一眨眼中秋之夜就过完了。
中间的插曲算得上是毕生难忘:竟然锁住了房门,撞门、爬窗,各种方法用尽,结果只能跑到客厅,把两个小沙发合在一起,对付一晚。就是苦了小乐,搭着ALED仅有的绒布套头衫,光着双脚在另一个大沙发上哆嗦了一夜,还在大清
早跑出门叫警察叔叔跟他一起撞开房门。
星期天的小镇,显得格外清净,快中午的时候,很多商店都还没有开门,餐厅甚至都懒得提供早餐,走马观花了一段路之后,找个咖啡馆坐下,喝一杯暖暖的CAPPUCCINO,再一个加了浓浓巧克力酱的CHOCOLATEMUFFIN,顿时觉得特别满足。
老天爷也格外好,前一天还阴沉沉的天空,只经过一个晚上,就阳光普照,只要拿起相机,就到处是美景。
快乐的日子总是特别短暂,转眼就要搭车回伦敦了。好在因为末班车的缘故小乐没有送我到NEWPORT,一路上只有我和司机师傅两个人,晕车得厉害,只有睡觉,50分钟也倒过得挺快;落地之后一路问到火车站,总算及时登上回程的火车。之后就一切顺利,直达宿舍了。
想不出什么结束语,就是觉得开心,这样的中秋节,足够特别。
中秋节心得体会10中秋佳节之夜,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吃着香甜的月饼,赏着明亮的月亮,有一种念头涌上心头,“爸爸,你敢和我来场象棋对抗赛吗?”我乞求爸爸。“没那闲工夫,我正看电视呢!”爸爸张嘴就说。“你别说你没时间,你根本就下不过我,”我用激将法激激他,看他还答应不?“嘿,我就不信了,来,他妈,摆阵。”爸爸不服气地说。“好,咱俩就杀它个昏天暗地!”我高兴的说道。
首局,有我先走。“单头炮,”我架起了炮,“上马,”爸爸吼道。“嘿,刚开始就要吓唬我呀!没门!哼!出车。”我也不甘落后。经过几个回合的交火后,我给爸爸来了个“车将军”,哈哈,这回爸爸可在阵地上乱了手脚,不知如何防备,在焦急之中,他后退一步“象”。“哈哈,你可上当喽!”我用一匹马直冲他的`军营,又送给了他一个“马将军”。“这次你可没法逃了吧!”我自言自语道。可惜爸爸经过百般思索后,竟然用他的跑“炮”杀了我的“马”。这可不得了了,我焦急的心情在阵地上显示了出来。“小子,这回你可输定喽!”爸爸得意道。“哼,我就不信了!”我在焦急之中,急中生智,给爸爸来了一个“双炮”将军,这回爸爸手足无策,不得不挂出白旗向我投降。
妈妈在一旁笑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盘棋赛,给我带来了一种巨大的鼓舞,更给中秋之夜增添了一丝欢乐的气氛,令我终身难忘。
中秋节心得体会11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习俗。而团圆、统一、祭祀、和谐、礼仪等,就是这个传统节日传承的民族精神和气质,也是中华民族生活常态的真实写照。中秋文化传递的价值认同感,以其庄重的仪式感,堪称为中华民族的“胎记”,这样的形容恰如其分。
而“团圆文化”,即是中秋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月饼原本是中秋节的点缀,是拜月的一种祭品,加上水果、酒类、点心等,家家祭拜,人人祈求月亮神保佑,后来成为一种礼品。而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下,月饼逐渐成了一种象征,而后就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忧伤,也成为团圆的象征。
皓月高悬,光皎如水,思念丛生,期盼团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月亮一直有特别的情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的诗句众多。《周礼·春官》就载有“中秋,夜迎寒”。“夜迎寒”即在中秋之夜举行祭月仪式,后来中秋拜月、赏月的风俗便源于此,一直以来从未中断,至今而且将来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
“团圆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标志。中秋是久别重逢的美满,也是团圆的'节日,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中秋节里,团圆、和谐、平安、美满、恬静、憧憬……一切都是追求幸福和吉祥的意味。远方的亲人加快行程往家里赶,共同欢度团圆在节日的甜蜜之中。“人月双圆,阖家欢聚喜意浓”的美好景象,暖心又温馨。
中秋之夜,阖家团圆,品尝月饼的同时,仰望天空赏月。赏月,观赏的不仅是美景,更是团聚的心情。而品尝月饼,品尝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团圆的亲情。中秋月圆之夜,团圆的家庭享受着各自的幸福。而对于实在无法回家的游子,也是“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心在他乡思故乡,或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而中秋文化“团圆”的更大意义在于,能凝聚人心,转化为中华民族的大团圆,因此,中秋更该是家国情怀的传承。无论时代如何演进,中秋核心文化孕育出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到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节日风俗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集体精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由此,以中秋节为契机,画好民族“同心圆”,就是为民族复兴凝聚力量。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习俗。而团圆、统一、祭祀、和谐、礼仪等,就是这个传统节日传承的民族精神和气质,也是中华民族生活常态的真实写照。中秋文化传递的价值认同感,以其庄重的仪式感,堪称为中华民族的“胎记”,这样的形容恰如其分。
而“团圆文化”,即是中秋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月饼原本是中秋节的点缀,是拜月的一种祭品,加上水果、酒类、点心等,家家祭拜,人人祈求月亮神保佑,后来成为一种礼品。而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下,月饼逐渐成了一种象征,而后就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忧伤,也成为团圆的象征。
皓月高悬,光皎如水,思念丛生,期盼团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月亮一直有特别的情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的诗句众多。《周礼·春官》就载有“中秋,夜迎寒”。“夜迎寒”即在中秋之夜举行祭月仪式,后来中秋拜月、赏月的风俗便源于此,一直以来从未中断,至今而且将来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
“团圆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标志。中秋是久别重逢的美满,也是团圆的节日,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中秋节里,团圆、和谐、平安、美满、恬静、憧憬……一切都是追求幸福和吉祥的意味。远方的亲人加快行程往家里赶,共同欢度团圆在节日的甜蜜之中。“人月双圆,阖家欢聚喜意浓”的美好景象,暖心又温馨。
中秋之夜,阖家团圆,品尝月饼的同时,仰望天空赏月。赏月,观赏的不仅是美景,更是团聚的心情。而品尝月饼,品尝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团圆的亲情。中秋月圆之夜,团圆的家庭享受着各自的幸福。而对于实在无法回家的游子,也是“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心在他乡思故乡,或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而中秋文化“团圆”的更大意义在于,能凝聚人心,转化为中华民族的大团圆,因此,中秋更该是家国情怀的传承。无论时代如何演进,中秋核心文化孕育出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到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节日风俗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集体精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由此,以中秋节为契机,画好民族“同心圆”,就是为民族复兴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