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1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小事,如果能适时帮助孩子,正确指导孩子,那么孩子将会在这无数的小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次户外活动时,乐乐和洋洋(化名)同时拿着一个球,谁也不肯让,我说:“是谁先拿的谁先玩。”可他们两都说是自己先拿到的。我猜想,他们两个一定都很想玩这个球,便启发他们说:“你们看,姗姗和奇奇(化名)两个人玩一个球多开心呀,你们两个也可以一起玩球呀!”两个孩子愉快的答应了。可在玩的过程中,却始终看见他们俩一个人抱着球跑,另一个人追。这样的游戏算两个人一起玩球吗?他们两个虽然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可实际行动却告诉我,他们俩不想一起玩一个球。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两则小故事:一位母亲拿来两个大小不一的苹果请自己的两个孩子吃,弟弟抢先说:“要最大,最红的”母亲瞪了一眼,责备说:“要把好东西让给别人,别只想着自己。”哥哥灵机一动说:“我要最小的',把大的给弟弟。”母亲表扬了哥哥,并将大的苹果奖给了哥哥。从此,哥哥学会了说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终走进了监狱。
同样的情景,母亲说:“谁都想得到大的苹果,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两快,每人负责一块,谁干得又快又好,谁就吃又大又红的苹果。”最后,孩子通过努力得到了最大最红的苹果,也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要努力。两则小故事的情景相同,由于母亲的教育方式不一样,结果也完全不一样。
从分苹果的小故事中,让我领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教育,不仅仅是在传授一个道理,而是让受教育者在你传授的道理中学会辨别是非,学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我想,他们一直不能共同玩一个球,是因为他们始终还是认为球是自己先拿到的,应该归自己玩。要想让他们共同玩一个球,必须解开这个心结。
我走到他们旁边问到:“你们俩愿意一起玩球吗?”
“我想投球,可扬扬非要拍球。”乐乐说,
“那怎么办呢?”我问,
“我先拍,拍一会儿再把球给他投。”扬扬说,
“不,我先投。”乐乐也不甘示弱。
问题又回到了这里:谁先玩球?
“你们俩都想先玩,我们用比赛的方式来决定,谁赢了,谁先玩,行吗?”
“好!”
和他们商量后决定,把球放到一个指定的地点,谁先跑到指定地点拿到球谁就先玩,玩一会让给另一个人玩。就这样,两个孩子也欣然接受了结果。再玩球时,扬扬拍球,乐乐在一旁帮他数数,当扬扬连着拍了很多次时,乐乐开心的在一旁鼓掌。扬扬投球时,乐乐站在一旁……
当然,玩球的事只是一件小事,但孩子的成长,正是由生活中这一件件小事的积累,形成了他们的人生观和对生活的态度,可见正确的引导和适时地教育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真可谓是生活无小事,教育无小事。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2从“目光问好”开始
清早起来格外精神,我换上一身新装,对着镜子送给自己一个甜甜的微笑,轻松地走出家门上班去了。
因为时间充足,我提前将班级卫生打扫干净迎接孩子们的到来。一声声“老师好”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教室里变得热闹起来!孩子们像快活的小鸟飞进了教室。
琦琦走进教室随口喊了一声:“老师好!”小脸却朝着其他方向,快速地走向自己的小橱子。我叫住琦琦,微笑着对他说:“跟别人问好,眼睛要看着他呀!知道吗?”“噢!可我最近都是这样和你打招呼的呀!你的眼睛也没看到我呀!”琦琦蛮有理地辩解着。
我笑了,马上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剐开学教师的收发工作比较多,有时面对家长的询问还要细细讲解,有时一边忙一边应声孩子的一个个问好,无意问忽视了早上孩子们“问好”的目光。正是这个忽视,让琦琦觉得“只要让老师听见声音,具体的行为是不被关注的”。
这种行为立刻引起我的重视,这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时机,我马上对琦琦和所有的小朋友说:“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不仅用语言问好,还用目光问好,行吗?”听说和老师一起学习,还听到新鲜的“目光问好”,小朋友都高兴地答应了,琦琦兴奋地使劲点着头。
我庆幸那天发现了这一件小事,更庆幸那天做了一件教育的大事。要知道教师在孩子们眼中永远是榜样,教育的细节是多么熏要呀!从那天起,我开始用目光追随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位幼儿都感受老师的关注。
现在小朋友走进教室,看到老师迎接他们的是和蔼的目光、甜美的微笑,都会面对老师从心底真挚地喊一声“老师好”。快乐的一天从一个目光、一声问候开始了!这件事情让我感悟很深,我们一直在学习优化教师行为,转变教育思想,原来就这么简单,就在教师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小小的目光中。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3一、观察对象:
小班(姚姚)
二、观察实录:
(一)早晨来园
姚姚:(跟外婆再见后)“老师,现在我们去干吗呀?”
师:“现在是晨间游戏时间,你可以和小朋友去游戏,一起去玩。”
姚姚:“那玩好游戏又去干吗呢?”
师:“玩好游戏我们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锻炼身体呀。”
姚姚听完我说的话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戏了。
(二)中午吃饭、睡觉时间
地点:在盥洗间洗好手
时间:中午吃饭、睡觉时间
姚姚:“老师,我们现在要去干什么?”
师:“我们现在要去洗手吃饭啊。”
姚姚:“那吃好饭我们在去干什么啊?”
师:“吃好饭我们就看一会儿电视,就要去小便睡觉了。”
姚姚:“那小好便又要去干什么呢?”
师:“姚姚宝贝,那你来告诉老师我们接下来要干吗呀?”
姚姚:“是不是应该去午睡室睡觉了啊,对了,我们还应该把鞋子放到小床下摆整齐,对吗?”
师:“是的,真棒!姚姚真聪明!”
三、分析与反思:
姚姚宝宝是我班的一个小男孩。没有自信、做事不肯定是小年龄幼儿的一种表现形式。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分析了姚姚的一系列反映。姚姚常常会用询问的口气来征求教师的意见,最主要的目的是因为他想在老师的嘴中得到老师的肯定,从而来证实自己所想的是否正确。其实他已经了解在幼儿园生活的每一个步骤,但是往往是因为他对事情的`不肯定,所以对老师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寄托,他希望通过老师的鼓励、肯定等积极的态度来增加对自己的不自信,从而来满足自己的一系 ……此处隐藏4956个字……炼和下次进区域的要求,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及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11孩子不经意的举动,透露出孩子们内心的真诚。
由于最近天气冷了,我们把走廊窗台的花花草草都搬回了活动室,虽然外面已是冬天,但活动室还是温暖的,没过几天很多的花花草草长的叶子也越来越好了,我们班级的种植角也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有秩序的在自己喜欢的区域操作,突然彤彤叫了起来:小苗苗冒出来了,快来看呀,孩子们听到声音都都围在了窗台边,我也紧跟着走了过去,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朵朵开始和彤彤讨论哪个小苗苗长得好,两人开心的有说有笑,突然两人跑出了教室,我又赶紧跟出去看看,原来两人拿着自己的小水杯,接水去了,我问他们,你们要干什么呀?朵朵说:“在小苗苗周围的土已经很硬了,肯定是缺水了,我们要给他浇浇水”。看到两个孩子的举动
,我很感动,我为她们的细心点赞,但是小苗苗太多了,我看她们来回接水把地面都弄湿了,我也决定加入她们的队伍,我用大盆给她们端了一大盆水,这样她们就不用来回跑了,他们两个高兴的和我说:这样我们浇水更快了,小苗苗就更快喝到水了,我说:“对,我们一起来助力小苗苗的成长,小苗苗会长的更高”,我们三个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
孩子不经意的举动,透露出孩子们内心的真诚,虽然活动室外寒冷,却挡不住抵我们内心的温暖,时而调皮的`小淘气们,却有专属的细心。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已经进入了大班,孩子们无论身高体重,知识技能,都有了很大进步,这也是我非常欣慰的地方。
最近班级常规较弱,孩子们有些浮躁,处于5—6岁孩子的个性发展敏感期,开始有了叛逆性,做事有主张,不喜欢被管理、被约束,做事没有耐心,有时为了建立常规,要求严格了,孩子们就会发脾气,也让我纠结,有时孩子们犯了错,一批评他们就会有情绪,甚至告诉家长,我们不是怕孩子们告诉家长,我是怕告诉家长后的不理解,说实话,责备孩子,我们也是需要勇气的!哄孩子容易,教孩子难,曾有一篇文章《墨子怒耕柱子》——墨子问柱子:“如果上太行山,你会鞭马还是鞭打牛?”耕柱子选了马,因为马跑得快,才值得鞭策,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鞭策,所以才批评你啊1
孩子,为什么老师要批评你,是因为,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批值得鞭策的马,正是想让你变得更好,所以才会严厉的教导你们——爱你们,我的宝贝!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12开学以后,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旧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件事。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互相帮助着,有点小朋友能干点,能帮忙别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来;有的却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着急;还有的更是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啊!再说起床的时候吧,“老师,你帮帮我!”“老师,你帮我拉一下!”……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向你传来,红彤彤的小脸上都摆出了一副“请教”之相,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对这个现象仔细反思了,虽然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定还是有方法可以引导的'。
这天起床后,我们老师故意对这些小家伙的帮助视而不见,不一会儿,有的小家伙不耐烦,自己穿了起来,不穿不要紧,一穿我们大呼上当受骗,原来很多孩子还是能够自己穿的。除了几个幼儿衣服太多,实在穿不进去,很多孩子还是走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隆重地表扬了几个会穿衣的孩子,并给他们颁发了红苹果奖。这下小家伙们的士气倍增,一个个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也会穿,也要得红苹果,看得我们老师心里直偷偷乐。
小家伙们渐渐掌握了要领,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难度也很大,所以我们还让孩子们相互合作,发扬互助精神,从那以后,每到睡前与睡后,教室里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请帮帮我”、“谢谢你”等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不禁感叹:4岁儿童竟有如此精诚的合作精神,咱们成年人真自叹不如啊
专家曾说过,两岁的幼儿就有独立穿衣的愿望,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那为什么现在很多幼儿到了6岁还不会穿衣服呢?这个都是“心软”惹的“祸”呀!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13看着已经入园一个月的豆豆班小朋友见全神贯注的在听明老师讲故事,此刻豆豆班的小朋友可能干了。我想到习惯的重要性。
他们刚来那会儿,对一切都很陌生。老师不认识、小朋友不熟悉,每一天嘴里念着要妈妈,眼泪在脸上挂着。我们班的.君雅小朋友,刚来的前两天只有她一个女孩子,她妈妈说女孩子是娇气一些,她每一天基本上都把嗓子哭哑,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此刻从门口走再也听不到前段时间的哭喊声了,让我感觉到突然他们都长大了,但是时间来过了一个月,一个月的适应期他们都习惯了。
他们习惯了每一天的各个环节,早上一到九点多的时候尤仁航就会走过来问老师:“老师,喝牛奶了!”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孩子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此刻不知不觉小朋友都能够自己提裤子了,睡午觉的时候他们也会告诉我们我自己睡,我不自己拍。
如果孩子做事总是依靠大人,那么,他们会缺乏独立性,进而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构成。所以我们就应让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吃饭的问题上,是家长们关心的话题,都纷纷告诉老师:“他不喜欢吃饭!”“他不吃饭吃零食,他要人喂。”但是在幼儿园,我们让幼儿自己吃,学会自己吃饭了,我们只在旁边帮忙他们,我们班的“蹦蹦”到吃饭的时候喜欢下位乱蹦,之后一到吃饭的时候我们就有一个老师陪着他吃,坐在他旁边,他就习惯了自己坐在位子上吃,教他们脱鞋子、等技能,暂时不会能够慢慢练。
天天学,天天练,老师务必有耐心,孩子也要有耐心。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14学会用“嘴”说话
小班有个孩子叫刘航宇,一入园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调皮,他的嘴巴几乎不用,(活动课老师不论教什么他的嘴总闭得紧紧的),平时也不和小朋友交流;而手的用处却表现地尤为突出,在园的时间几乎没一刻闲着,不是挠挠这个,就是捅那个一锤,把班级搞的“告状声不断”,怎么办呢?静下心来之后,我找他的家长谈了谈,了解了一下孩子在家的表现,同时也向家长客观地谈了孩子在园的表现。告诉他孩子出现的'交往上的困难,希望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每天问问孩子在园交了几个新朋友及学的内容等。
我走到孩子旁边蹲下身子边抚摸他的头边轻轻地告诉他:“航宇,老师和你是最好的朋友,老师也知道你很想和小朋友玩,你不明白小朋友为什么总告你状是不是,老师告诉你个让小朋友喜欢你的法宝,好不好”孩子郑重的点了点头。“学会用嘴说话”,不要用“手’说话。孩子莫名其妙的眨了眨眼睛,我见时机成熟,于是和孩子解释道:“你想干什么事情的时候,要用嘴巴说出来,不能用小手,小手是用来做好事的,不是落在小朋友身上的,如果你是小朋友你会喜欢和用手说话的小朋友玩吗?”孩子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孩子明显的变化了。班里的告状声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