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8-07 04:30:11
【精品】语文教案集锦8篇

【精品】语文教案集锦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这篇童话的寓意

2、学习对话描写

3、词语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

学习对话描写

〖教学设想

石像的骄傲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更深一层的寓意就较为难理解一些,因此,要在让学生把握了情节之后,引导学生去联想现实生活,体会作者想借助这个童话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当然,也要适可而止,对开头的关于雕刻家的描写以及中间小石头关于历史的一段议论则不展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上一课时续写《皇帝的新装》的结局写得好的同学说一说他们的续写,以此导入新课,导入点为想象是否合理。

二、简介童话特点及作者。

童话特点1、有丰富的联想和幻想,。

2、情节曲折生动。

3、语言通俗易懂

4、多用拟人手法。

叶圣陶,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

三、速读全文,勾划词语,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1、划分这个故事的层次,列出简要的提纲

2、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可看提纲,但不能看课本

三、分角色朗读后两部分(人是最容易骄傲的)

先讨论分配角色,揣摩语气与感情,教师指导朗读的步骤、程序与注意事项

其它同学注意听,看看朗读的同学读得好不好,分别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读才好?为什么?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讨论分角色朗读的情况,教师注意鼓励学生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点拨学生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1、石像和小石头之间是什么关系?

2、石像为什么会骄傲,他的骄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值得骄傲吗?

3、石像为什么会摔碎?

4、从故事的结局来看,作者认为怎么样的人生才值得骄傲?

二、讨论这篇童话的寓意

1、从石像和小石头们的谈话,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事?

2、如何理解结尾的几句话?有怎样的感悟?归纳本文的寓意。

三、小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1、运用了丰富的想象。

2、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3、语言富于感情色彩,采用了拟人手法。

四、片断作文训练

(一)想象石像在“失踪”前跟小石子说了些什么?

(二)请把下列想法用童话来表现:

1骄兵必败

2做人要诚实

3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纪律,最终害的是自己

例文:

一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家门口的草地上玩,小鸡们玩得很高兴,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只老鹰的影子,母鸡大喊了一声,“赶快跑回笼子!”小鸡们都跑了回去。

老鹰飞桨肟帐保发现小鸡们都跑进了鸡笼,他一边失望地飞走,一边恶狠狠地想,我就不相信你的小鸡们会这么听话,现在他们还小,他们当然听你老母鸡的话,再过几天,他们长大一点,他们一定会想,你老母鸡怎么这么烦,整天的唠叨,然道我们这么大了,还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吗?我们都已经是青少年的了,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我们有自己的性格了?nbsp;

到那时,“嘿嘿!老鹰不禁得意地笑了声来,好像有一只小鸡已经到了他的嘴里,他甚至感觉到了小鸡的嫩嫩的肉的美妙。

这边,老母鸡和小鸡们屏住呼吸等了好一阵子,母鸡才先走出笼子,看了看周围,确信老鹰已经飞走了,她才叫小鸡们出来,她叫小鸡们围成一圈,然后对小鸡们说:老鹰经常会抓小鸡吃,所以大家平常一定要小心,不要走得离家太远,不要玩疯了,一旦出现危险,大家要赶快跑回家。你们的小姨,也就是我的妹妹就是因为贪玩,来不及跑回家,就被老鹰抓去吃掉了,你们可一定要吸取教训啊,说着,鸡妈妈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五、讨论同学们的写作,突出三点

1、想象是否合理

2、是否有心理与对话描写

3、情节是否曲折

六、简单讲述词语的感情色彩后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五(各找了五个)

2、将课堂上写的片断作文修改成一篇练笔

板书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

童话特点1、有丰富的联想和幻想,。

2、情节曲折生动。

3、语言通俗易懂

4、多用拟人手法。

故事情节纪念英雄,刻成石像(开端)

(通过对话展开)崇拜英雄,开始骄傲(发展)

再度骄傲,开始反思(进一步发展)}反对骄傲自大,提倡平等,团结,做实事

醒悟过来,摔成碎片(高潮)

发挥作用,铺成新路(结局)

人物特点人们:极度崇拜——十分讨厌(盲目崇拜空虚)

石像:骄傲自大,轻视同类,前倨后恭

石子:务实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童话。

教学难点:了解铺垫的写法

教学过程:

[预习指导]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不明白的查字典解决:

雕刻气概崇拜模型钢凿砌成膝盖鞠躬荣耀瞟不屑吆喊囚犯讥笑哪叱2

2.解释下列的生词,自查词典:

(1)崇拜:尊敬钦佩。

(2)模型;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比例制成的物品,多用来展览或实验。

(3)鞠躬:弯身行礼。

(4)不屑:轻视,认为不值得。

(5)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6)伶俐:聪明、灵活。

(7)讥笑:讥讽和嘲笑。

3.熟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课前演讲]

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请两位同学即兴讲两则骄傲失败的事例。以此导入新课)今天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看看它是如果讲这一道理的。

二、检查预习:

1.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分别给课前的生字注音并解释(完成后师生共评)

2.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片段,了解预习识字及朗读熟练程度(完成后由一学生点评)

三、作家作品简介

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五四”前夕开始写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叶圣陶的童话,跟的他的小说、散文一样,是主张“为人生”而创作的。 ……此处隐藏8306个字……章的结构层次,品析文章的语言、

2集思考交流活动

⑴关于结构切分

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并讲清理由、教师可从花园有几次春天上加以引导、

课文可分成三个部分,其中第二,三部分为课文的重点、

第一部分(1—2段)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快乐地玩耍、

第二部分(3—10段)巨人禁止孩子们进入花园,从此花园只剩下肆虐的冬天、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用神话般的惰节,形象地写出了巨人由于自私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巨人威力再大对此也无可奈何、意在告诉读者:人们会为自私付出沉重代价、

第三部分(11—22段)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春天,也给巨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巨人看到由于孩子们的到来,花园里又出现了春天的景象,而大受感动,幡然醒悟: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游戏场所、作者写得起伏有致,因为孩子们并不知道巨人已经变好了,见到巨人吓得都逃走了,花园立刻又回到了冬天里、富有戏剧情节的是只有一个小男孩没有跑,这是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眼泪,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接着写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由于他把孩子放到了树上,树儿立即怒放出朵朵鲜花,鸟儿们也飞回枝头方声欢唱、使巨人尤为感动的是,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巨人的脸、其他孩子也不再害怕巨人,纷纷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孩子们来了、写得真切感人、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写出了巨人的改变是那么的真诚和彻底、

⑵关于品析文章的语言

①活动形式:

教师指定范围,明确品析的角度,让学生讨论、可设计以下问题带动学生

*第2节写巨人不再花园,措辞有何特点文中还有哪些词用得很有特色

*第8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文中还有哪些运用修辞的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活动引导

关于第2自然段的重点品析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十分注意语言与修辞的使用!写得形象生动而富于感情色彩、写巨人不在时的花园:青草是绿茸茸的;花朵是粉扑扑的;果实是累累的;用叠音词表现出了一种欢乐喜爱之情、表现巨人的自私,则用了祖声粗气地吼叫、写巨人改变态度之后到花园去,用的是轻轻地走下楼,悄悄地打开前门、悄悄和轻轻这两个词用得非常恰当,准确地写出了巨人内心对孩子充满了爱、当巨人再次看到他所喜爱的小男孩时,用了激动,奔急匆匆来表现他急切的心情

关于第8自然段的重点品析

第八段中,写花园没有了孩子,则大量使用了拟人手法:小鸟便无心唱歌,树儿也忘了开花、有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看见那个告示后,它对孩子们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又把头缩回去,继续睡觉了、用以表现小鸟儿,树儿,花儿也对巨人的自私深表不满,对孩子们充满同情,是那样的爱憎分明、写雪,霜,北风,冰雹在花园里肆虐,写孩子们回到花园后,树,乌,花对孩子们的欢迎,都采用了拟人手法、写花园美丽和花朵之多,使用了比喻修辞:鲜花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另一个比喻是写巨人转变之后,认为孩子们才是最美丽的花朵这些比喻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③活动的深化

教师指定对象请学生造句,要求运用相关的辞格、话题可选择思考与练习三。

3、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阅读王尔德的其他童话,讲给同学听。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五粒豆的语言,内心活动。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3、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初读文章,认识字词

1、交流精彩导读:了解安徒生写这篇童话时的'一个小故事。

2、自由读文,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二、再读文章,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思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都发生了什么事?

2、读后小组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全班交流:

(1)你体会到了什么?

(2)提出疑难问题。

三、角色体验,品读感悟

1、创设情境,练习对话。

(1)这个童话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说了一些什么呢?默读课文,将对话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2)自主练习朗读各位童话人物的“台词”,体会他们的内心活动。

(3)小组分角色朗读。

2、合作表演,集体交流

(1)师演病孩子的妈妈,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2)推选小演员,带上头饰,合作“配音”朗读表演。

四、放飞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是豆荚里的一粒小豆,你会说些什么?你会怎么做?

2、小豆荚们这么可爱,你一定有很多话对小豆们说,先说一说。

3、把你说的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8

习作要求

1、能自拟题目,写一封回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2、了解书信这一体裁的特点,懂得有需要才写信,情动而辞发。

3、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友情,要有爱心。

4、寄信。

习作重点

1、按照书信的特点及格式写;

2、要从写信的目的、内容入手写具体。

3、做到感情真实得体,语句通顺得体。

习作难点

A能自拟题目,写一书信体,基本写工整,写具体,写通顺。

B要从写信的目的、内容入手写具体,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C能表达一定的中心

指导重点

学生已有知识1、有5题读信的基础,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2、初步了解书信的特点、格式。

3、有给亲人或朋友写信交流的愿望。

新授知识

初步懂得:写信的'格式要正确,写清写信的目的和内容,要会寄信。

教学准备

做好5题的口语交际,为习作做好渗透

指导过程

一、布置体验:

1、想给亲戚或朋友写信吗?激起学生写信的热情。

2、打算给谁写信?为什么?(传递信息、通报情况、交流情感)

二、激发兴趣,交流体验

1、合作说一说有什么内容可写,拓展思路,引导体验

2、班上说,指导交流。

3、指导拟题。

4、格式:信与信封的构成、位置、格式?为什么收信人的称呼要顶格写?为什么寄信人的名字要写在右下角?

四、体验。(修改错信)

五、自主习作

1学生讨论,起个题目。

2、在40分钟内把它写出来了。

老师巡回指导。学生静下心来习作。

六、发现问题集中指导,如存在共性问题及时指出。

六、引导互评互改学生自评自改。

《【精品】语文教案集锦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