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9-25 08:48:08
【精华】语文教案锦集9篇

【精华】语文教案锦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一、揭示课题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世代居住的地方。如果你的家乡在江南(出示媒体),那人们便可以用3个字来概括——小桥、流水、人家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江南一景——齐读课题(媒)

3、江南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媒)在大地母亲身上。水在桥下流,桥在水下连,人在小桥流水之间,那跃然纸上的便是令人神往的江南,怪不得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媒)

4、读好句子,比较“长、常”长—长久,长远,刻骨铭心,连绵不断。(师小结:如果延长语音,就能强调“长”字,如果加重语气,就能读好最字。)

二、感悟课文内容

(一)桥多(学习第1、2节)

1、家乡的桥又多又美,指板书——多到什么程度呢?引读:我的故乡在江南,江南的桥多是因为小河多。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的身上。)小河长,小桥多。桥不但连接着——(一个……村庄),还连接着——(一户……人家),步行从桥上过,举个例子,如果——(提个……才怪哩!)小船从桥下过,打个比方,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相当于绕学校操场一周就有一座桥。怪不得外婆的故事——(足足……船)

2、家乡的桥这么多,怪不得作者要——(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二)桥美

过渡:家乡的桥不但多,而且还很美呢!

1、自读第4、5节,完成第一大题第一小题的填空。

2、作者写桥的造型美,用哪一个词语概括?——千姿百态。

3、引读:课文中一详一略介绍了两种桥,分别是——(过户桥和单拱桥)。对!过户桥简单到什么程度——(一块……连起来)。这就是简约美!作者详写的是——(最漂亮……石柱上)

4、练习说话:这句话再读两遍,用“我觉得单拱桥气派是因为()”的句式来说说。

5、读出这句句子的气派美。(两人读,男生读)注意:读出“雄赳赳”“缀”。

6、晚上的单拱桥又是一番滋味。女生读(夜里……家呢!)

7、老师的故乡也在江南,我最喜欢的就是桥洞及其倒影了!看看,像什么?(指媒体)——(一轮圆月)

8、(音乐)师读后生读: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一轮圆月,桥负上弦月,水怀下弦月。天上一月,一半是江南的桥,一半是江南的水。

9、引读第三节: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一轮圆月,桥负上弦月,水怀下弦月。天上一月,一半是江南的桥,一半是江南的水。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感情朗读,师注意手势引导)

10、(师可与生一起读)桥身是静的,桥上的石狮是静的;而桥的'倒影却在水波中荡漾,加上穿梭的小船,这一静一动,便使凝固的桥有了灵气,有了生命……

师:我们都陶醉了,难怪作者——(3、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三)名称美

1、家乡的小桥,不但造型美,名称也美极了!出示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永宁桥……

(1)(问省略了什么——其它桥的名称。请学生说说桥名)

(2)跟着老师有节奏的读(师拍手),问从读中你了解了什么?

(桥多)

(3)师小结:是啊,用顿号连接并列词语的句式往往能说说事物多的特点。

(4)桥的名称多,名称的来源也各不相同。指板书读,有的来源于——小组读出示的话,问有几个分句(三),用什么符号隔开?(分号)分好的用法:(媒体)老师在这了把千岁桥的名称来源也写进去了。千万注意的是:改标点,句号改成分号。这是课后作业,根据永宁桥的资料,补写一句。

(5)分小组读好这一长句,一组读一个分号,读出句子的韵味。

(6)读王维的诗。

2、字体

家乡小桥桥名来源不一,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媒体)或篆或隶或楷或草,篆书刚劲雄健,隶书沉稳大方,楷书飘逸潇洒,草书狂野豪放,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几分情趣。

(1)出示媒体不同字体

(2)读好四个词语,句子。

(3)读媒体江南的桥与中国书法文化相衬相印,于是——桥不仅是沟通彼此的交通,骨子里似乎更传承了江南的文化。

(4)怪不得作者发出感叹——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3、作者对家乡的桥长相忆,不仅忆它的造型美,名称美,而且家乡的桥盛满了作者童年的回忆。

(1)完成填空2

(2)老师给大家一个词语:小憩

(3)这节也是采用分号的句式,大家分组读。音乐响起

(4)作了什么梦呢?虽然没有告诉我们,把梦补充完整,填空3

4、江南的桥在不同季节不同眼中呈现出不一样的美。(男女生读)19、自古到今,人们对24桥谈论不一,有人说它是虚构的,有人说确实存在,也有人认为,24本身是桥的名称。但无论怎样,说起江南离不开——小桥、流水、人家。跟着老师,轻声读——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tiáo),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萧?

寄江南,桥为骨,水为肤,荡尽水乡万般柔情,怎不叫人热爱?怎不叫人神往?更何况江南是我的家乡……

师: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呢!怪不得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简介作者2、疏通课文3、分析内容、归纳课文主题4、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成语相信好多同学都听过,但不知你们是否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及它的意思。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这个成语的浓厚的兴趣来学习刘基的这篇《卖柑者言》。

(二)介绍作者刘基,是元末明初负有盛名的诗文作家,在《诚意伯文集》中共有二十卷。他的作品中所反映的的生活,自然也就或多或少地揭露了历史的真相。他的作品中的不少篇幅就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以及他们压榨掠夺人民的罪行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强。

(三)分析课文

1、给下列字注音溃kuì 贾gǔ 鬻yù 笾biān 衒xuàn 廪lín 醇chún 饫yù 赫hè

2、解释疑难词(2)通假字①贾:通“价” ……此处隐藏6493个字……爱护它;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

(毛色难看;惊慌失措)

(2)对比读,感受两头驴相差太大,理解王五当时的心情。

(3)引导朗读,读出王五对驴的喜爱,驴被换后的惊慌失措及又气又急。

2.疑问二:怎样审驴?

(引导学生精读这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3~9自然段。

(2)做批注。提出要求:勾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自己感受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认识,记下自己的疑问。

(3)集体交流,汇报自学所得。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抓住包公的表现:

①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说明包公经过思考,已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2 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不要给它吃,不要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说明包公了解驴的本性,他这样做为驴自己找家门垫定基础。

当学生交流到这时,顺势指导学生读出包公威严、胸有成竹、沉着的语气,并感受包大人遇事冷静,足智多谋的品质。

③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理解闻所未闻这一词义,并体会包公断案的神奇,同时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④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狠狠打驴,可见包公做事果断,成竹在胸。学生注意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4)小结包公审驴这一部分。学生说一说包公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影响,怎样评价他。

3.疑问三:得驴

引导学生粗读这一部分,并小结能成功找到驴的原因。

4.总结全文

(1)想一想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2)表演课本剧。

四、作业布置

搜集包公审案的故事,开个智谋故事会。

附板书:

包公审驴

为什么审 怎样审 结果怎样

(起因) (经过) (结果)

换驴 ----------------- 审驴 -------------- 得驴

教学反思:

本设计主要体现激发学生质疑想读,引领学生自主释疑要读,指导学生会读这一特色。

1.激发学生质疑,以课题为切入点,让学生产生疑问,有想读的欲望。

2.放手自学,引领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指导精读重点部分,学生获得阅读感受与体验,实现个性化阅读,深入读的愿望被调动。

3.指导学生会读。首先是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突出重点内容,教师做画龙点睛的指导,学生在自学与老师指导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其次,精读与粗读相结合,通过抓住主要问题,结合课文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法得当,阅读方法进一步得到巩固。

语文教案 篇9

文本细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向人们介绍了坐落在奥登赛的安徒生公园的情况。向人们介绍了童话之外的相关知识。内容的安排,意在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之后,借助网络、书籍等查找、搜集资料,进一步全面了解安徒生,认识安徒生。教材的文本只是提供的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点,教学时应大量的补充。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阅读,搜集整理材料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安徒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查找资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安徒生这个人。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找的资料,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

学生课下搜集资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课上的归纳总结使学生知识掌握的更丰富。

再设计及随笔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里几篇安徒生童话大师的作品,我们都由衷的敬仰他,他为世界人民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为了纪念他,人们在他的故乡欧登塞,建了一个美丽的公园《安徒生公园》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小公园到底是什么样的?

请同学们打开书142页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白桦”、“毛茸茸”、“铜雕”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疏疏落落”、“幻想”、“描绘”、“请悠”、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品读文本,感悟文本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A:你认为欧登塞美吗?从文中的语句中找出来?

(引导学生用美的'感情读出来)

B:小公园里有那些事物与安徒生有联系?从文中的语句去找,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C:读完文本的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学生交流。

4、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始终所蕴涵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资料整理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又了解了安徒生作品之外的很多知识,有关这位大师的资料很多,同学们课下搜集了许多资料,下面我们分组进行一下整理、展示、讲解好不好?

板块一

安徒生的剪纸:出示《丰富人生》的剪纸画面。引导学生根据每幅剪纸画面,进行童话想象或命题,让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补充,并进行讨论研究。

板块二

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展示安徒生的长篇小说、诗歌。

板块三

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展示安徒生的长篇游记。

最后谈谈写一写《我心中的安徒生》《我最崇敬的人》

回家以后给父母讲一讲安徒生的故事。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精华】语文教案锦集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