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10篇[精选]](https://img.jihtu.com/upload/6147.jpg)
中班教案10篇[精选]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习点数,正确点数10以内夹子的数量。
2、能按照颜色的不同分类,比较多少,出现相关的数字卡,辨认数字。
3、乐意参与活动,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成果。
教学准备:
红、绿夹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游戏:玩夹子
1、介绍游戏规则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夹子,小朋友愿意怎么玩?
2、幼儿玩夹子:可以夹在衣服上、裤子上、辫子上等等。
二、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1、幼儿自由的数数数看,我们的身上有几个夹子?
2、个别展示谁愿意上来数给大家看看。然后告诉大家你一共有几个夹子?
看看谁的夹子也和他一样多?
3、相互验证相互数数看,你边上的好朋友一共有几个夹子?
三、按颜色分类、认识相关的数字。
1、教师示范小夹子说同一种颜色的想在一起,你们说该怎么玩?
2、幼儿分类现在,也把你的`小夹子按颜色分开来玩吧。
问:你把夹子请到了什么地方?
有几个橘色的夹子,有几个绿色的夹子?请幼儿表达。
四、排列夹子
1、教师示范操作,幼儿寻找规律1)理解排列,知道排列有基本规律2)花样排列
2、幼儿尝试排列
3、展示并纠正你的夹子在哪里排队,是怎么排队的?
五、收拾整理请小朋友把绿色的小夹子送到绿色的小筐里,橘黄色的小夹子送到橘黄色的小筐里。
中班教案 篇2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能分辨出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与筹码”。
2、学具准备:“数字与筹码”;“数棒”;彩笔若干。
3、《操作册》第4册第29-30页。
三、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左脚开步走。幼儿在线上边走边数1-10,每次每个小朋友都从1开始数,如:1→1、2→1、2、3→1、2、3、4→1、2、3、4、5……每次从1开始数时都是左脚先走,每数一下就走1步。因此数单数时,最后一步右脚不能迈步只停在原地,下一个数还是由左脚先走第一步(左脚可跳一下)。走时速度放慢些,教师注意此游戏重点应在数步数而不是向前走多远。
2、集体活动。
①学习区分10以内的单数、双数。
教师拿出“数字与筹码”,将数字卡按从1-10排序。每个数字卡下方摆出相应数量的筹码。再分别将筹码2个2个的摆放在一起,看看哪些数下面的筹码可以2个2个的找到朋友,这些数叫双数。哪些数下面的筹码2个2个的摆放完后还剩下一个,这些数叫单数。
②找出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
将筹码组按单数、双数分别摆好,分别指出单数筹码组中最多的一组对应的数字是几,几就是最大的单数;单数筹码中最少的一组对应的数字是几,几就是最小的单数。同样的方法指出最大和最小的双数。
③进一步感知10以内的单数、双数。
翻开《操作册》第四册第29页的活动“为小动物找朋友”,用彩笔将小动物2个2个圈在一起,看哪些能找到朋友,哪些找不到朋友,在用原点表示动物的.数量。
幼儿汇报活动的结果,教师用数字卡表示每种动物的数量,区分单数和双数。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翻数字卡辩单数、双数,(四人一组)。1名幼儿任意抽出一张数字卡,其余幼儿说出是单数还是双数。先说对的就保留这张卡,全部翻完后,点数每人手中得到的卡片数量,比比谁多谁少,卡片数量分别是单数还是双数。
第二组:点数活动室的物品,单数的有哪些,双数的有哪些,并记录下来。
第三组:操作“数棒”。把“数棒”按从短到长排列,体验“数棒”中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4、游戏活动。
游戏“抱一抱”。幼儿边念儿歌边在线上走。念完儿歌,教师任意出示一张数字卡,若是单数幼儿自己抱自己;数双数就与一位同伴抱在一起。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三组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操作的结果,并收拾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将操作册、练习册做完。
中班教案 篇3材料准备:母鸡、狐狸头饰各1个、小鸡头饰若干、“虫子”若干、录音机、磁带、“小鸡家”“狐狸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准备活动)
1、鸡妈妈带幼儿在“老母鸡”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活动场地,音乐停止,鸡妈妈说:“鸡妈妈我真能干,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个蛋宝宝!”幼儿随即蹲下做蛋宝宝,老师巡视。
2、鸡妈妈边巡视边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脑袋!”(带幼儿活动头部)
3、鸡妈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翅膀!”(带幼儿活动肩、臂部)
4、鸡妈妈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跳出蛋壳了!”(带幼儿活动腰、腿部)
5、鸡妈妈问:“谁知道我们出去玩时应该怎样走?”(引导幼儿说出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并进行队列练习)
二、中间部分(跑的动作练习)
1、鸡妈妈:“宝宝们越来越棒,现在妈妈要教你们一个新的`本领:小鸡捉虫(模仿捉虫的动作),如果在找虫时遇见了大狐狸,我们可要赶快跑回家里。”
2、练习快速跑的动作,提示幼儿要快速前后摆臂。
3、带鸡宝宝到树林里找虫吃,遇到狐狸后快速跑回家里。
4、在家里巡查有没有丢失的小鸡,并同宝宝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
5、带宝宝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轻轻跑出去躲到大树后面,等妈妈把同伴救出后一起快速跑回家,同事注意不要撞到同伴。
小班游戏教案:小鸡找朋友活动目标及关键经验
教师为幼儿创设“找朋友”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分别扮演可爱的小鸡小鸭,进行钻的基本动作练习,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1、能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发展钻的能力。
2、喜爱参加体育游戏活 ……此处隐藏1314个字……不知如何是好。鸭妈妈说:“孩子们!别害怕,只要我们紧紧地抱住大树,躲在大石头后面,大风就不会把……。
b、倾听音乐,感知乐曲ABA结构,并联想故事情节。
c、在座位上做随乐动作。A段音乐用双手食指合拍地点双腿,表示鸭走和自
由游泳动作。B段音乐控制不动。
d、在教室内自由找空间做鸭子游泳动作,B段音乐控制不动。
e、创编括风动作。
倾听B段音乐,区分乐曲中的力度变化,并随乐动作,教师反馈部分幼儿
动作,供幼儿交流、学习。
f、全体幼儿随B段音乐做括风动作。
g、分角色游戏。
部分幼儿扮“风”坐在座位上,其他幼儿扮演小鸭,随乐游戏。
h、交换角色。
中班教案 篇9设计思路
沙尘暴天气,不仅限制了孩子们外出活动的时间,还对孩子们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孩子们对沙尘暴天气有了切身的体会,每天都在讨论着。所以我借此机会设计本节有关沙尘暴的活动。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沙尘暴的成因,树立环保意识。
2、初步知道沙尘暴的危害。
3、初步了解根治沙尘暴的措施。
活动准备:
1、观看有关沙尘暴危害的图片或录象。
2、 教师简单介绍沙尘暴的危害。
3、初步了解根治沙尘暴的措施。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说说风有哪些益处和害处,引出沙尘暴的话题。
2、教师:“你们见过沙尘暴吗说说你的体验。”引导幼儿从风沙的声音,风沙的速度,风沙吹在人脸上的感觉,当时空气中的味道等多方面展开讨论。教师根据幼儿讨论情况给予小结。
3、教师简单介绍沙尘暴的危害。
4、教师:“你们知道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吗?”引导幼儿从植被的破坏,森林的大量砍伐等方面讨论。
5、请幼儿说说用什么方法才能减少和控制沙尘暴。教师从种植花草、保护树木、建防护林等方面提示补充。
小实验
1、 让小朋友想办法把一盘沙"吹"起来。
2、请幼儿把废旧轮胎中种植小麦中的土吹起来。
活动建议:
1、可在有沙尘暴的天气开展此项活动。
2、在活动区摆放有关的图片或图书。
3、组织幼儿参加简单的'种植活动。
活动延伸
1、讨论怎样来保护环境。
2、玩环保棋,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预测
由于对幼儿不熟悉、不了解在目标的确定上有可能过难、过简单。因为幼儿有过对沙尘暴的亲身体验可能对本节课敢兴趣。
相关信息:
近年来,沙尘暴波及的范围之广,危害之大,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沙尘暴主要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无计划开荒,造成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所致。只有加强环保意识,退耕还草,种植大量的树木花草,建更多的防护林,才能减少沙尘暴。
活动反思
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学习层次不齐。个别幼儿对科学探究没兴趣。需要老师家长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兴趣。部分幼儿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保护自己的安全知识方面欠缺。
沙尘暴对于我们大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更不用说对它的了解了,可总不能因为幼儿对此陌生就放弃。本节课主要让幼儿了解沙尘暴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危害?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怎样不让沙尘暴发生?为了让幼儿对沙尘暴有更多的了解,我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并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的图片。
不足:
尽管做了很多的准备,这次活动并不是十分理想,幼儿对沙尘暴还是模棱两可,这也正是我这次活动的不足之处。
中班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兔宝宝寻找快乐的过程。
2、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3、感知兔宝宝情绪变化的原因,懂得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快乐。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兔宝宝寻找快乐的过程,感知兔宝宝情绪变化的原因,懂得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动物头饰、课件、《幸福拍手》音乐、故事配乐
活动过程:
一、快乐一分钟
音乐律动:教师提问:“小朋友来到这里你们开心吗?让我们把快乐的心情跳出来吧!律动表演:《幸福拍手歌》。
二、分段播放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师: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开心,有一个小动物它开不开心呢?我们来看一看。
1、播放PPT图二,感受兔宝宝的不快乐。
师:“它快乐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小结:它的名字叫兔宝宝,不知为什么兔宝宝总感到自己不快乐,谁也没见它开心的笑过。(PPT3)
2、播放PPT图四、五
师:兔宝宝看到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师小结:兔宝宝看见小猫咪在钓鱼,小喵咪很快乐,兔宝宝不快乐;兔宝宝看见小山羊在割青草,小山羊很快乐,兔宝宝不快乐。
3、播放PPT图六、七
师:看到兔宝宝不快乐,小猫咪会不会帮助它呢?
师小结:小猫咪和兔宝宝是好朋友,小猫咪要帮助它找到快乐,给它出了一个主意。小猫咪会给兔宝宝出了一个什么主意呢?
4、分段播放PPT图八至十六画面,幼儿进一步了解兔宝宝寻找快乐的过程。
师:兔宝宝采蘑菇时遇见了谁?看到小黄狗的汽车熄火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他在回家的时候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他是怎么样帮助他的?从小猴家出来遇见了谁?怎么做的?
师小结:师分别逐图讲解故事内容。
5、播放PPT图八至十六,进一步懂得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快乐。
教师提问:小猫咪问兔宝宝找到快乐了吗?
小猫咪给兔宝宝出的是什么主意?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
1、师:老师把兔宝宝帮助别人的事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兔宝宝找快乐》教师配乐讲故事。
2、教师提问:兔宝宝开始不快乐?后来为什么又快乐了?它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四、故事表演,渗透教育
请幼儿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让我们也帮助别人做好事,像兔宝宝一样找到这样的快乐,好吗?让我们出发吧!(退场)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