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11 21:42:26
小学语文教案[精华9篇]

小学语文教案[精华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品味本文用独特的手法勾勒的黄山美景,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2、领略本文华美如诗的语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领会“只有勇于攀登、探索的人才能征服自然、创造自然”的主旨。

【教学重点】

1、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展示黄山“奇”“美”“险”“峻”的特点。

2、结合多种表达方式,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准确提炼文章主旨,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赏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展示黄山图片以及“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引入对黄山的介绍:

黄山,古称黟(yī)山,唐朝改名黄山(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山修身炼丹,黄山因此得名)。在今安徽省歙县、太平、休宁、黟县之间,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刚毅挺拔;烟云翻飞缥缈,波澜起伏,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维妙维肖;温泉终年喷涌,无色无臭,可饮可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兼具“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凉”,无怪明代徐宏祖赞誉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历代文人学者多来此游览,并留下了诸多名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黄山记》更是独特的一篇。

二、作者简介:

徐迟(1914~1996)浙江省天兴人。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原名徐高寿。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写有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

三、通读全文,把握生字词。

词语:

煞费苦心:辛辛苦苦地费尽心思。

皖:安徽的别称。

悭吝: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

糗(qiǔ):干粮。

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卓绝:超过一切,达到极点。

狭仄(zè):狭窄。

诡奇:奇异。

摺(折)皱:折缝。

载(沉载浮):又。

四、参照阅读提示,讨论概括各部分写作的'主要内容。

明确:(内容大意)第一部分:大自然精心安排黄山胜景(介绍黄山的概况);

第二部分:回顾古人攀登黄山的历史;

第三部分:记叙从温泉宾馆至天都峰顶的历程;

第四部分:在天都峰顶所见的奇观。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1、认真研读前三部分,思考作者为何这样写?(对照课后练习一)

2、为什么作者要写黄山的攀登史,有何用意,找出关键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课文主要内容。

二、研读前三部分。

(一)阅读第一部分,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2.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3.找出这一部分写出的词语,用一个字来概括黄山的特点。

4.作者写大自然对黄山的“赏赐”,列举了云、松、音乐鸟、灵芝、肉芝和摄身光等,这是黄山所特有的,因而就突出了黄山风景的______。

提示: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作者童年时代求知若渴、寻根探究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发现”的过程,“我”的伟大的“发现”是怎么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寻根问底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句子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在人长大或变老后,常常会回乡起童年的事情。美国作家巴德 舒尔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

二、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三、就下面三个问题中感兴趣的问题与同伴交流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结果怎样?

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3、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俄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四、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之所以有个发现,一是敢于提问,二是反复思考,三是大胆想象。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第3——13自然段。

2、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俄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1)结合作者的故事,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2)结合知道的其他事情。谈谈理解。如:哥白尼、伽利略的故事等。

五、选择觉得有趣的段落读一读

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

六、说说自己是否也有过有趣的发现。

七、总结

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候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老师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正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再组词。

{钩( ) 构( )

{防( ) 妨( )

{竞( ) 竟( )

{婴( ) 樱( )

{遥( ) 摇( )

{躯( ) 驱( )

……此处隐藏2571个字……部件的笔顺,楼字右上的米要小些,女的横笔要长)

学生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视,根据学生情况个别指导。

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议。

练一练,积累好词佳句

① 抄写背诵爸爸最后说的话。

② 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小结

拓展活动

将课文故事讲给父母听,再请他们讲一个类似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助人为乐的精神。

2、运用学过的方法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天真、善良、办事认真、帮助别人不计报酬的可贵品质。

教具准备: 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的《雨中》讲的是小学生和过路人主动帮助姑娘捡苹果的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一课也是讲助人为乐的,事情发生在沙滩上。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步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的音和义,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全文可以分成几段。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3、讨论交流。

(1)同桌互相讨论不懂的.词句。

(2)学生提出仍然不懂的问题。

(3)讨论分段。

4、按划分的段落默读课文,想想每段说的是什么意思。

三、进一步自学课文。

1、出示思考题,要求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问题。

(1)小姑娘在什么时间在哪儿捡贝壳?她遇到谁?他们说了些什么?

(2)小姑娘喜欢贝壳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小姑娘为什么没要画家的贝壳?通过这件事说明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小姑娘反撒落在海滩上的贝壳拾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

2、学生根据思考题,逐段默读课文。

四、讨论、交流。

1、同桌讨论思考题。

2、指名回答思考题。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

2、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3、指名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0在金色的沙滩上

小姑娘 贝壳 青年画家

不计报酬、心灵美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1。读通课文;

2。了解黄山石的神奇,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抓住石的特点,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2、3自然段;

2。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抓住石的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黄山吗?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素有“人间仙境”之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去欣赏黄山奇石。

二、初学课文

(一)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要告诉我们的吗?

生自由说。

(二)过度:

师:黄山奇石真是千奇百怪,神奇至极啊,让我们打开课本,再到课文中去欣赏。请你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再思考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块奇石?

生自由朗读课文。

反馈,师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在这几块奇石中,挑选你喜欢最感兴趣的一块或几块,快速到课文中去找找,仔细读读,研究一下,你为什么喜欢它?然后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大家。

(三)分层学习(随机)

1。师:你喜欢哪个?为我们读读

生:我喜欢猴子观海。生朗读(教师出示图片)

师:能说说猴子观海吸引你的理由吗?

生:这只猴子的动作……

师:谁也喜欢这块,谁也来说说?

生:……

师:读得真到位,你能为我们表演一下吗?

请学生表演。师随即询问:请问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啊?

这只猴子在想些什么?面对这猴子观海,你有什么要说吗?

请别的同学有也说说;

一起把这几句话读读。

2。师:还有别的吗?

生(仙人指路),朗读。图片出示

师:谁也喜欢这个,请你读。

讲讲你为什么喜欢这幅?

生:……

师:请喜欢这幅的同学一起朗读。

3。仙桃石

学生朗读。

你为什么喜欢这块?

生:……

师:这样一块神奇的石头,它的'来历你想都过吗?

生:……

师:你能说得那么好,相信你一定能把这奇与美读出来。请你再读一遍。

谁也来试试。(指名2、3位)

请女生读

4。金鸡叫天都

师:为什么喜欢?

生……

师: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你对这块石头的喜爱吗?

谁也喜欢?

理由,朗读

师:几块巨石组成的金鸡叫天都太神奇了,我仿佛看到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伸长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啼叫。

让我也来读读,如果你们愿意也可以和我一起读,好吗?

师范读。

三、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2、3自然段,齐读。

师:黄山奇石果然名不虚传,让我们一起再来品味它的神奇美丽。

品读课文2、3自然段

四、课堂实践

同学们对黄山奇石有了这么深的理解,我觉得都能做做小导游了。请你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看看图,读读说说。当一回小导游,介绍给你的同学,介绍给我们老师,好吗?也可以小组成员之间交流。

学生做导游

(师引导:你觉得这位导游怎么样?)学生评价

(师评价:我觉得如果这位导游能够加上自己对这块石头的理解,那么游客就会更加感兴趣了)

再请学生表演

五、延伸巩固

1。师:黄山的奇石又何止这四种,有些石头还没有取名字,正等着你去发觉呢!

2。出示图片,请学生取名。再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来形容这幅画。

3。朗读全文

大自然真是神奇,她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好好的把黄山奇石的奇、趣夸一夸,把我们祖国山河的壮丽赞一赞,把整篇课文轻声读一读。

4。黄山真是令人向往。这里有介绍黄山的一段影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作业:黄山奇石我们了解了,黄山的另外三绝,希望你有机会去找一些资料,自己再去了解。)

《小学语文教案[精华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