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学习。及其在连加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大家都会骑自行车吗?骑自行车不只会帮助我们节省在路上的时间,还是一项非常时尚的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欣赏沿路的风景。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李叔叔一起去骑车旅行吧。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到不少新知识。
二、新课学习
1.加法交换律
李叔叔的车上装有里程表。我们来看看他第一天的骑了多远吧!
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找出复合交换律的'两位同学进行汇报,或者由学生板演。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得出
40+56=56+40。
这样的算式是不是很有趣啊?你能再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由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演出几个典型的,提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是非常巧妙的,可以为我们的计算提供方便。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一下加法交换律吗?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个规律呢?请大家动脑想一想,动手写一写、画一画。
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字母、符号三种表示方法。强调字母表示法是常用的表示方法,要求学生掌握。
a+b=b+a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1)59+()=()+36(2)18+25=()+()
(3)59+()=()+36(4)59+()=()+36
四、课堂总结
加法交换律就是说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大家已经会应用了,真不错。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李叔叔第三天的旅程已经结束了,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李叔叔吗?
让学生自己回答。
李叔叔详细的记录了他的行程,我们来一起看看他的记录手册,肯定能回答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加法结合律
李叔叔想知道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大家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一说用什么法计算?怎么列式?
88+104+96
看来用这样的一个连加的算式就能解决李叔叔的这个问题。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完成这道加法题吗?
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汇报。教师巡视
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案》,来自网!http://
后,找出复合结合律的几个学生汇报,或者投影展示。观察这几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发现?
(88+104)+96=88+(104+96)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写一写。
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加法结合律也可以为我们的计算提供方便。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一下加法结合律吗?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个规律呢?请大家动脑想一想,动手写一写、画一画。
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字母、符号三种表示方法。强调字母表示法是常用的表示方法,要求学生掌握。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1)256+99+44=(□+□)+□
(2)125+32+168=□+(□+□)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
第三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我们来复习一下加法的运算律,你还记得哪个?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b+a。
加法结合律:先把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二、新课学习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吧。
请你想一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写下来。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然后让学生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
然后师生共同完成。探讨:你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来完成这个计算?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1)425+14+186
(2)75+168+25
(3)245+180+20+155
(4)67+25+33+75
四、课堂总结
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时候,会使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
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课
一、目标导学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
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20页例3。)
(一)自学提纲
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吗?
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
(三)自学检测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75+168+25
环节
三、合作探究
1、小组 ……此处隐藏4568个字……p>让学生看书上的统计表,说出表中有哪几种家具,每种家具三个月的产量各是多少,然后算出各种家具三个月的合计数,填在书上。算之前,提醒学生看一看有没有简便的算法。订正时,让学生说出简便算法的依据。
3、做练习十一的第9题。
指名学生读题,说一说队员的平均身高怎么求,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题目中数的特点,能凑整的就凑整,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5、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练习十一的'第17、18题和第53页的思考题。
(1)做第10题。
第(1)题,让学生观察一下题中的数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可以看出第(1)题中的数有这样的特点:1+19=20,3+17=20,5+15=20,7+13=20,9+11=20,所以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先算出上面每两个数的和,再求出总和为100。
第(2)题,有类似的特点:2+20=22,4+18=22,6+16=22,8+14=22,18+12=22,所以总和是110。
(2)做第11题。
做题前,先让学生说一说50以内的双数有哪些,然后再独立完成。这题的答案是:除去加数位置交换的,可以有13种分法(包括0和50的和)。学生想出几种都行。
(3)做思考题。
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9本课题教时数:25本教时为第6教时备课日期10月26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学习加法交换律
二、学习加法结合律
三、小结教学内容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作业
1.学习例1
(1)出示例1
(2)学生读题,要求说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
(3)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
(4)比较算式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2.题组的计算、比较
(1)用小黑板出示第61页下面的题组。
(2)学生计算。比较每组两个算式的`结果,在课本上〇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3)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归纳加法交换律。
思考:这三组算式里,每组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的特点?从这些例子里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
4.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a+b=b+a
5.认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
(1)我们学过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看两次相加的结果是不是相等。这样验算是应用了什么知识?
(2)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1.学习例2
(1)出示例2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怎样算出操场上一共有
多少人?有几种方法?
(2)比较算式的结果。
2.题组的计算、比较
(1)用小黑板出示第63页上面三行的题组。
(2)思考:你觉得第一组里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请大家把书上这几道算式计算一下,看看每组里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在〇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4)集体订正。
3.归纳加法结合律
4.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a+b)+c=a+(b+c)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谁能说说什么是加法的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的结合律?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三第2题
学生口答。
练习十三第1、3题
课后感受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学生不难理解,但具体应用时,有的同学,应用能力比较差。
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10本课题教时数:25本教时为第7教时备课日期10月28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并能用简便算法正确计算一些可以简便计算的加法算式,培养学生采用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加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用简便算法正确计算一些可以简便计算的加法算式。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三、课堂练习
四、布置作业
1.下面各数再加多少是100?(口答)
1824374553667289
2.什么叫做加法的'交换律?用字母公式如何表示?
3.什么叫做加法的结合律?用字母公式如何表示?
4.引入新课
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
便。今天,我们就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学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
1.学习例3
2.出示例3(1),思考:这里三个数连加,哪两个数可以先凑成整百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小组合作、讨论
4.交流方法。
5.出示例3(2),学生进行尝试
6.交流方法。
7.完成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
思考: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
一般先把哪两个数相加?
8.进一步研究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过去口算57+28是怎样算的?
9.学习“试一试”
学生进行尝试,指名学生板演。
10.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讲评。
(2)思考:这几道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练习十三第4题
指名二人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2.练习十三第5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各题里要把哪两个数先加,
使计算简便,这样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练习十三第6题第一行
指名学生口算得数,说说是怎样想的?
练习十三第5题,第6题第二行
课后感受
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的应用,还不够正确。特别是综合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些同学还存在着问题。



